团淮南市委:在脱贫攻坚中书写青春之歌 团滁州市委:唱出青少年“好声音”
08版:专刊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400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7年12月01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400期  下一期
团淮南市委:在脱贫攻坚中书写青春之歌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17-12-01 11:46:58

亮 点

  近日,团淮南市委举办2017年“喜迎十九大,青春扶贫行——全国扶贫日系列公益活动”。据了解,活动主要包括五项内容:开展“青春扶贫”书画义卖活动,组织该市青年书画艺术家精心创造书画作品43幅进行义卖,所得善款全部用于资助该市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城乡少年手拉手”活动,组织城镇学校学生与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手拉手”结对活动,每月以电话、书信或网络等方式进行沟通、交流,利用节庆假日到对方家中互访,体验生活,增进感情,首批“城乡少年手拉手”结对200人;开展图书漂流活动,与市少儿图书馆合作,通过多种形式募集图书,在该市112个贫困村建立公益图书漂流站,丰富精神文化生活,首批已募集图书1000册;开展关爱家庭经济困难留守儿童志愿服务活动,摸清本地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留守儿童的数量及生活、学习和需求情况,组织该市关爱留守儿童项目专员围绕学业辅导、亲情陪伴、爱心捐赠、心理疏导项目等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每月不少于一次;开展青年卫生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活动,动员市属医院和县级医院青年卫生志愿者组建市青年卫生志愿者扶贫服务队到贫困乡(镇)卫生院开展志愿服务扶贫活动,为贫困村的贫困户、留守儿童送医、送药。
  扶贫攻坚需要青年发挥突击队作用,用智慧、力量和热情助推精准扶贫。今年以来,团市委继续强化关爱行动队伍建设,通过与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达成实践基地合作意向,暑假期间分别在淮南第19中学和凤台县凤凰镇胡庙小学开展了体育夏令营和爱心公益活动。开展“放飞理想·携手圆梦”全市家庭经济困难青少年微心愿征集暨圆梦活动,针对留守儿童、低保户家庭子女、残疾青少年等困难群体征集200个微心愿,号召社会爱心人士和热心公益事业的单位进行“爱心认领”,助其圆梦。开展“爱心圆梦大学”活动,为全市56个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提供助学金16.8万元,帮助解决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困难。

访 谈

牢记使命担当广泛凝聚青年

□团淮南市委书记  陈亚东

  近五年,团市委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牢记使命,积极进取,奋勇争先,坚持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把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作为政治责任,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工作主线,全面履行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四项基本职能,团的各项事业取得较大发展。五年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加强,广大青少年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巩固;着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力度不断加大;着力助推青少年成长、成才,服务青少年水平不断提高;团的自身建设不断强化,从严治团工作扎实推进。
  接下来,我们将牢记使命担当,广泛凝聚青年。面向青年推动党的科学理论大众化、具象化,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引导青年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智慧团建”和“青年之声”为重点,建设工作网、联系网、服务网“三网合一”的“网上共青团”。
  着眼全市转型发展,有力、有效服务大局。做好青年人才和青年发展工作,培育、联系和举荐创业型、创新型青年人才,组织高端青年人才开展调研,为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构建“团干部+社工+青年志愿者”工作格局,积极推进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推动青年志愿服务常态化、专业化、阵地化、信息化发展。
  把握共青团角色定位,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探索承接适合由团市委承担的社会治理服务职能。发挥共青团扶贫济困的项目优势,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城乡家庭经济困难青少年、残疾青少年、特殊家庭青少年等弱势困难青少年群体解决实际问题。
  从严、从实管团、治团,加强团的自身建设。切实将各项改革举措不折不扣落地生根。以团市委改革为牵引,加强宣传引导、统筹指导,带动全市各级、各领域团组织在党委领导下,结合工作实际谋划改革、推进改革,形成以上率下、全市共青团组织抓改革的工作局面。

数 说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重点,制作主题文化产品23部、公益系列广告6个,利用电视台、公交站台、广告大屏滚动播放,营造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氛围。
  举办红色经典诵读比赛、青少年演讲比赛、形势政策教育等活动13场,覆盖青少年1500余人。
  成立青年创业导师团,举办导师见面会、座谈会、培训会,为187名创业青年提供“一对一”结对帮扶。
  加强与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持续开展皖北青年创业贷款财政贴息工作,五年共贴息316.02万元。
  通过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爱心圆梦大学”、关爱农民工子女工程、“七彩小屋”建设等活动,共筹集爱心助学资金204万元,救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000余人,组织1200多名青年志愿者与5.2万名留守儿童结对帮扶。

  □本版稿件由王烨、本报记者张仲磊采写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