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博物馆里长见识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17-11-27 14:09:47 |
博物馆,是源远流长的地方历史的重要见证,是维系民族文化传承的精神纽带。一座展品丰富、内涵深厚的博物馆,往往浓缩了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精髓。11月12日,本报驻池州市小记者们,走进池州市博物馆,开展“寻找徽文化,发现家乡美”大型采风活动。小记者们行走在传统的徽派建筑独有的朱红色回廊里,穿越古今,品味历史。
小记者在大成殿前合影 小记者们整装待发 小记者认真做记录 小记者们体验智能触摸机
参与学校 池州市贵池区杏花村实验学校 贵池区城西小学 贵池区永明小学 走拱桥,争当“小状元” 在博物馆门口,谷麟和其他小记者一样兴奋,并对四周充满了好奇,大家热聊起来,问题不断。而贵池区杏花村实验学校副校长吴福贵,曾多次到访这里,对馆中的展品及其历史文化很是了解,学生们有问题都愿意问他。于是,吴校长自愿担任起领队和解说工作。 穿越古今长知识 博物馆里,朱红色的梁柱,悠长的回廊,将泮宫、棂星门与大成门、大成殿、明伦堂、崇圣祠五大区域串联起来。据悉,该馆占地共14600平方米,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内部分有序厅、历史文物、儒学文化、佛教文化、非遗文化、古碑亭廊六大板块。 高科技,“激活”古文物 如果你认为博物馆里的古文物、展示物,都是“古物”,那就大错特错了。博物馆里除了展示沉甸甸的历史,还充分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让人们更真切地体会池州历史文化,让古文物“活”起来。比如,有可以与人下象棋的互动式机器、有触摸式解说池州传统文化的电子屏等。 |
发表评论 | |
评论标题: | |
评论内容: (500字符) |
|
验证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