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作文主题 家风悠悠润无声 家风·品质 代代传承的家风 小事蕴家风
06版:文学舞台赛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389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7年11月13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389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代代传承的家风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淮南市第一中学新羽文学社 杨 喆 发布日期:2017-11-13 14:20:35

□辅导教师  胡西奎

  客厅的角落里,那架原本每天都要发出“嘎吱嘎吱”声响的缝纫机不知何时被盖上了一块白色棉布。每日傍晚,夕阳西下,落日浮云,尚未散去的霞光化成斜线,一点点打碎在那块棉布上。
  我迈动脚步,轻轻靠近被遮掩的缝纫机,掀起覆盖它的棉布,仔细打量着这个已经是上了年纪的老古董:机头的油漆凝成块状,指尖轻轻一触就会斑驳碎落;不知何时就已经开始摇晃,站立不稳的机座;随着底盘一起上下摆动的踏板,作台上微微颤抖的长针;变色的缝纫皮带却还依然安分地卧在轮盘里,静静接受着余晖的洗礼……
  抚摸着这承载了多少静好时光的机器,我竟从这冰凉的触感中感受到了些许温暖的存在:我还记得,年幼的自己推着胖嘟嘟的小车,歪着头,用好奇的目光注视着姥姥将雪白干净的布料放置在作台上。长针翻飞,刀尺轻舞,转轮“吱呦呦”地旋转,白色的丝线在缝纫机间缠绕,被长针牵引着落至布料上。姥姥左手扶住缝纫机,右手也不闲着,或执刀剪,或用结了老茧的手指来回调整着布料在缝纫机上“前进”方向。
  在我目光灼灼的注视下,布料渐渐被收缩,裁剪,成型,直到最后变成一件小小的白色衬衫,笔挺合身,套在我这个臭美的小孩身上。仍觉得少了些什么的姥姥又变戏法似地捧出各种五颜六色的丝线,接过新做的衬衫,带上老花镜,飞针走线。于是,一朵小小的花出现在衬衣的胸前,别致又新颖。
  直到现在,姥姥亲手为我做的这件衬衣还藏在我衣柜的深处。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尺寸,全世界独一无二的花朵,都出自于姥姥的针线下,出自于我所抚摸的缝纫机下。
  母亲瞧我一直将目光落于这陈年旧物上,便走上前来,用略带叹惋的语气说:“你姥姥,你的太祖母,甚至是你太祖母的母亲,都拥有一双巧手,会执剪裁衣。”话锋一转,她面带遗憾地说:“只可惜,这技艺到我们这一代就断了。毕竟没有多少人会自己来做衣服了。”
  听着母亲的叹息,我不禁垂下眼睑。我的童年时代都是跟随姥姥度过的,幼时的每一个清晨,都是姥姥操着缝纫机的撞针声唤我苏醒;多少个月明之夜,又是缝纫机“嗒嗒嗒”的低语催我入眠。及我豆蔻年华,姥姥依旧技艺不辍。直到前几年她患上了眼疾,再也无法继续她所心悦的缝纫工作,这架“历史的遗产”——已和姥姥一起步入暮年的缝纫机才被移到客厅的角落,被灰尘掩埋,被时光遮盖。曾经一代代流传的技艺不再,正如母亲所说,或许在我们的家中,再也不会响起缝纫机的声音。
  我仍记得,我仍记得。姥姥在缝纫机前,驾着老花镜细致缝纫的专注模样。一针一线,承载着多少代人倾注于衣料间对家人的挚爱;一针一线,相传着多少个家庭的欢声笑语;一针一线,流传着多少岁月安好的故事……
安宁,专注,起针,走线。或许缝纫的技术诉说的就是这样的品质。起承转合间方能静心承载一切,雕织成型时仍初心不改,针线穿梭只为那一衣成型。
  曾经代代传承的技艺,曾经代代相承的素养——静心,耐心,安心。三心合一才可当为成大事者,真正读懂了缝纫之所在的。缝纫之所思的人,真正在缝纫中倾注感情的人,真正将缝纫看重为家风之本质的人,才是传承了这家族间流传技艺的人。
  挺直身板,我小心翼翼的将棉布重新覆于缝纫机上。或许终有一天,我会读懂这缝纫间所流传的真谛。若有此时,我愿意再度回到缝纫机的身边,但与一刀尺,执手做裁衣。去试着学习我深爱的家中这代代传承、永不会间断的家风技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