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点 铜陵学院: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热潮 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规律研究及对策
02版:青年之声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388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7年11月10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388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探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点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团宿州市委副书记 朱 峰 发布日期:2017-11-10 11:09:57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树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价值关怀。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共度时艰。从不适应农村生活到闯过“四关”,把自己看作黄土地的一部分。从自己在困境中仍能“解衣推食”的朴素情感到带领乡亲们发展生产,“让乡亲们饱餐一顿肉,并且经常吃上肉”解决温饱的政治抱负。七年的知青岁月让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融化到了习近平的血液里。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讲到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让他懂得了什么是实际、什么是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他获益终生的东西。
  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坚定了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从起初的一天评6个工分到后来10个工分;从挑粪上山施肥到两条腿浸在冰冷刺骨的泥水里挖井;从办铁业社、代销店到两次入川学办沼气再到科学论证打坝、修田。习近平养成了吃苦耐劳的精神,掌握了实践方法论。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并必须回到实践以满足实践的需要。群众需要什么,习近平就干什么。他用七年努力拼搏、自强不息、刻苦磨炼,系好了“人生第一粒扣子”。
  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深切体会到文化的张力。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从与村民拉拉话到村民们专心致志地听他的社教课;从自己“痴迷”读书到举办夜校再到制定村规民约。习近平深切体会到文化的张力。《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还着墨写了习近平与路遥的交往。从中我们也能够看出习近平的文化观。他说,先贤们的思想结晶,许多人的智慧和成功经验都在书里,无须经其同意便可拿来为我所用,何乐而不为呢?从那时起,习近平已经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等。
  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看到了美丽中国是人民美好生活的更高标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在选调到延川县赵家河公社搞社教工作时,修厕所,整治村貌,植树造林。在担任梁家河村党支部书记时,治沟打坝,植树造林,大办沼气,各项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特别是在他的带动下,整个赵家河的厕所基本都被改成砖石结构。那时,习近平已经看到人民内心对美丽生态的最朴素、最自然的追求。
  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已经开始用“法治”治村理事。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按规章制度治村理事给群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因此得到了群众的认可。那时,法治思想已经在习近平心里生根、发芽。在担任梁家河村党支部书记期间,他认为要调动力量,没有规章制度可不行,并把规章制度定得严严的,大家一起按规章制度办事。村里要办什么事情都得提前规划好,一件一件地来。他处事公道正派,敢说,敢做,敢担当。他得到了乡亲们的拥护,大家相信他肯定能把村里的工作做好。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