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发言集锦
“架设两高桥梁,招收如意学子”
从2016年开始,我们学校连续两年承办了安徽青年报社组织的分类招生进中学活动和6月的高招咨询会,可以说效果非常好,本专科各类学校先后走进校园与考生面对面交流,满足了各个层次学生的需求。每年包括学生家长在内,共有两千多人参加,规模很大,影响也很大,不仅本校的学生参加,校外的、邻县的中学学生都结伴过来,考生和家长反响都很好,一致觉得这样的活动非常有创新。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架设两高桥梁,招收如意学子”。
□巢湖市第二中学校长 黄传胜
“为安青报接地气送上门的服务点赞”
安徽青年报社牵头为高校搭建了一个非常好的接地气的送上门的、与考生及家长面对面交流的最佳平台。近几年,潜山县多所学校承办的咨询会高校上百所,参加咨询的考生和家长每年都在5000人次以上,咨询会活动现场秩序井然,效果良好,通过面对面咨询,使考生和家长对高校有了更多了解,获取更多、更精准的志愿填报信息,为考生选择高校提供了权威指导。从我们招生办公室层面,我们要代表考生、代表家长、代表基层教育工作者感谢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安徽青年报社精心组织、辛勤付出,希望这样的高招项目做大、做精、做强,让更多的考生家长、学校受益。
□潜山县教育局招生办公室主任 储成杰
“考生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通过这个平台不仅使我们认识了省内上百所本专科院校,而且认识了北京市、天津市、江苏省、浙江省的许多知名院校,感知高校的办学理念、领略高校的办学风采、感受高校的教育担当和教育情怀,让从事基础教育的我们在繁重的压力下抬头看天,仰望星空,不断追寻教育的理想。
更重要的是平台让学生受益。近几年,寿县第二中学连续承办暑期二本高招咨询会和春季分类招生咨询会等大型公益活动,受到了全县高中学校师生和家长的好评。学生找到了发展目标,家长看到了孩子的希望,高校得到了不同发展需求的学生,我们也实现了输送学生进入高校深造的办学初衷,在这个平台上实现了双赢甚至多赢。
安徽青年报社搭建的高招平台,既实现了“面对面”,也实现了“手牵手”,我们进一步希望通过平台可以实现“心连心”,共同促进学校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寿县第二中学校长 李传同
“第一次参加就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作为安徽省一本批次招生院校,2017年,我校在省内录取新生4841人,总体生源质量进一步提高,文科录取分高出一本线六分,理科录取分高出一本线四分,算是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今年的招生工作圆满完成,离不开安徽省的科学、合理招生考试制度的及时推进,更是与我们中学、高校、媒体服务机构是分不开的,特别是安徽青年报社本着“一切为了考生,一切服务考生”的宗旨,一方面利用报纸、网络开设了安徽高考招生专刊(专栏),及时发布高招信息;另一方面安徽青年报社精心策划考后高校招生宣传进中学校园咨询活动,为广大考生及家长搭建与各高校进行面对面交流和沟通的平台。
我们学校是第一次参加,我参加了其中几场体验了一回,报社团队的责任心着实让我感动。我是28日晚上到的,工作人员把我安顿好后,本想了解一下情况,可工作人员说要布置明天的桌椅、帐篷、车辆、人员分配等,这样,第二天早晨各高校招生宣传人员只要随车“拎包对号入座”。等这边咨询情况正常了,他又要安排下一个咨询点的事了,这样的团队高效、敬业。 □安徽工程大学教务处副处长 柴方松
“面对面交流是最有效的宣传方式”
我院地处宿州市,是皖北地区唯一公办全日制卫生类学历教育高等职业院校。2014年,我院通过教育部备案,同年9月开始招收大专新生,升格之初,我院招生工作很不理想。近两年,我们采取了多种形式和方法,招生人数较往年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较好地完成了招生任务。
俗话说得好,酒香也怕巷子深。职业教育招生,宣传先行。在这里,我特别着重谈谈进中学宣传活动这种形式,2017年,我院分别参加了安徽青年报社组织的“分类考试招生”和“普通高考”皖北线和皖中线进校园活动,为考生上门服务的同时,也给了我院很好的宣传展示机会,让我们及时把招生信息送进中学校园、送到学生和家长的手中,提高了我院在各中学的知名度,是目前招生宣传比较直接、有效的宣传方式。
同时,安徽青年报社线上、线下发行的招办主任访谈专刊,对我院的特色专业、重点学科和我院的招生和资助政策进行了详细介绍,为考生在填报志愿选择学校时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依据,在某种程度上防止了志愿盲填。据对2017年我院录取数据的统计分析,进校园的中学考生录取人数明显高于其他中学,这说明进中学宣传活动是招生宣传众多方式中非常行之有效的一种方式。
□皖北卫生职业学院副院长 石 洋
“多平台真正实现三方共赢”
这已经是我连续第三年参加安徽青年报社举办的研讨会了,三年了,我感触最深的是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安徽青年报社、安徽省各高级中学、安徽省教育界的各位朋友对高等教育事业的执著与厚爱,他们默默耕耘不计名利,是值得我们点赞的人。
近三年,我校招生宣传工作人员走进安徽省一百余所高中学校开展招生宣传;今年4月,积极参加“苏皖一家亲,6+6携手共进”教育精准扶贫签约推进会,与寿县安丰高级中学成功签约结对;10月,邀请了安徽省太和县第二中学啦啦操队参加我校迎新生文艺晚会;在“百名校长进名校”的活动中,我校接待了两百多名教育界的领导和教师;在交流中议教育,在活动中话未来。
作为活动的参与者与受益者,深切地感受到安徽省教育行政部门领导有力,方向明确;安徽青年报社组织的活动形式多样,师生欢迎;院校、考生与家长接受的是面对面服务,接地气显成效。真正形成了报社、院校、学生三方合作共赢、缔结真情的大好局面。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欧汉生
“我校所有专业都有安徽学子”
很高兴能作为省外高校代表之一在此发言,我代表学校衷心感谢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领导对我校的关心,感谢安徽青年报社领导及全体同仁对我校的关照,感谢全体高中学校校长、班主任的厚爱,你们为我校输送了大量的优质生源。
从2004年起,我校开始在安徽省投放招生计划,从一开始的几十人到现在的几百人,每年基本上都能完成,目前安徽籍在校生有1167人,占全体在校生的10.7%。我校所有专业、所有班级均有安徽学子,有部分专业安徽学子接近1/3,他们综合素质很高,在专业学习、创新创业、技能比赛、文化体育活动等方面表现突出,为个人的今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促进了我校各项事业的发展。
这离不开安徽青年报社搭建的多项平台,如咨询会进校园、“苏皖一家亲 6+6携手共进寿县教育精准扶贫”活动、“百名校长进名校”活动等,大大加强了我们与安徽中学的联系,及时地开展面对面咨询,这一切都为招生工作做了很好的铺垫。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招生负责人 管 斌
□本报记者程榕娟采写
专家授课聚焦
刘文杰 上海市浦东新区教育局教育综合改革总项目组组长,上海市教委基础教育研究工作专家组成员。
课程名称:《新高考改革、聚焦应对举措——上海施行以来出来的新问题及应对办法》。
精彩观点 2017年是我国高考改革历史上的一个特殊年份。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制度40周年,又是“新高考改革元年”,上海市和浙江省作为全国首批高考改革的地方正式开始的首次高考,首次迎来“新高考”的检阅。
面对高考改革的新要求、新挑战、新机遇,高中学校应该主动应对、顺势而为,抓住难得的改革和发展机遇,多策并举,扎实推进,为创新高中育人模式、构建高中教育新生态而不懈探索。
高建明 浙江理工大学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副处长(主持工作),浙江省招生研究会本科分会副理事长,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业指导委员会生涯规划组委员,浙江省高中生涯规划师资培训讲师团成员,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全球生涯教练(BCC),创业指导师。
课程名称:《新高考改革的理念、实践及影响》。
精彩观点 本轮新高考改革总体目标,2014年启动改革试点,2017年全面推进,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
2017年将有北京市、山东省等四个省份加入新一轮高考改革试点,2020年开始新高考录取,基本选择“六选三”模式。山东模式值得关注。
王 坚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副教授,浙江省高校创业教育委员会委员。
课程名称:《新政策·新起点·新挑战——高考改革后招生工作的变化与思考》。
精彩观点 目前的高考制度对高等职业教育招生存在的问题,一是歧视性就业政策,降低高职在社会的地位。二是高等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唯学历,文凭至上”主流价值导向的束缚。三是招生批次划分贬低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四是中高本衔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立交桥不畅通。五是单独招生的公平性、公信度和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
改革后的招生录取结果变化。一、提前招生报考积极性有所下降。二、单独考试招生录取变化明显。三、普通高考生源格局发生变化。
面临挑战:一、生源下降持续严重。二、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受到冲击。三、新生报到率受到极大影响,1.高复学生会大幅增加,2.非第一专业志愿录取人数会增加。
林 唯 特级教师,上海市闵行中学副校长。区学科带头人,区领军人才,上海市园丁奖获得者。担任上海市教育考试院高考(学业水平考)专家组成员、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
课程名称:《中学生涯教育的实践探索》。
精彩观点 越来越多的班主任和教师加入到生涯教育团队,通过生涯规划,激发学生的内在能量,从而在高中三年中学生能够依据个人兴趣而学习,高考后填报志愿选择专业更有针对性,让学生能够做自己喜欢的工作。
生涯教育旨在引导学生探索自我和外部世界,解决高中生身心同一性的整合,从而形成学习与发展的内趋力。生涯教育是追求人的现代化,是对学生内在活力的唤醒,成功的生涯教育将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起到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2017届毕业生、刚刚考入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的张钰,刚进高中时对航空航天感兴趣,通过生涯课程的学习,在生涯教育教师的帮助下,认真为自己做了科学分析和规划,根据自己的特长和未来发展倾向,将发展的方向转移到了数学和金融方面。
□本报记者晓君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