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中学近代史教学的问题及反思 抓住一日活动契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推进“放管服”改革 激发教育发展活力
02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387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7年11月08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387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简谈中学近代史教学的问题及反思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长丰实验高级中学历史教学组 赵 杰 发布日期:2017-11-08 10:12:41

  在我多年的历史教学实践中,近代史部分的教学始终是一个大难题。学生普遍没兴趣、学不好、学不懂。近代史部分可以说奠定了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要让学生学好,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当代历史的来源,有助于学生认识社会进而改造社会。
   中学历史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和独立自主学习探索的精神,为下一步进入高校的历史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近代史内容的丰富性、复杂性,造成知识点多、考点多、死记硬背的部分多,几乎成为了学生们的噩梦。影响近代史教学的原因有很多,大体来看有二:
   一是为了应对应试教育,教师教学普遍实用主义、教条主义。
   在“考到分”作为学校教学第一目标的当下,教学容易陷入实用主义的陷阱。文科教育素来注重理解和发散,出卷、阅卷都是以考察学生的认知和理解为目的。但当下许多“聪明人”利用观察和总结的方式找到出卷的规律,以刻板背诵的方式实现学生短时间内快速的分数提升,看似成果显著实则拔苗助长,损害了学生历史研究的能力,其危害不亚于“大跃进”。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是教育的宗旨,违背这一规律必将受到历史的惩罚。阶级式、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在当今越发注重素质教育、能力开发的时代已不适用。
   要做到这一点,教师教学首先要自己搞懂,明白学生学习过程中会出现的理解误区在哪,然后才能引导学生规避误区,在认识的过程中得出正确的结论继而提升认知水平。
   其次要教师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只有上梁方正下梁才能是栋梁。在社会亚文化纷繁复杂的当下,历史教师可以说是作为主流价值观的主要接班人,一代又一代学生的培养经由你手,未来人们的思想道德建设不容一丝一毫的大意。历史教师是具有光荣性、使命性、严肃性的职业,只有掌握正确历史观的教师才能更好地培养人才建设祖国。
   最后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教师要秉承师者仁心,在职业生涯里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警醒自己,为教师这一具有牺牲奉献精神的职业刻上属于自己的光辉灿烂的一笔。
   二是为了应对应试教育,学生学习普遍复制化、刻板化。
   “文无第一”。有观点有看法是学生的必备能力,即使看法是偏颇的、错误的,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多方映照,进而得出相对正确的结论。当下的学生由于学习缺乏主动性,导致强压之下以背为主、以抄为辅,缺乏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不仅影响成绩也影响了生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让学生参与。教学生最忌讳你讲你的我玩我的,课堂是别人的,课桌是自己的。由于注重“尖子生”,导致课堂分化严重,在班级学生数量持续增加的当下,要做到每个学生都参与,分批次参与教学是教师授课方式的重中之重。
   二是教授学生学习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正确的学习方法是提升效率、减轻负担的关键。纵观优秀学生,无一不以“方法”二字为要。大量学生以死记硬背,机械复制的方法学习,导致了学习效率的低下进而更加加剧了厌学情绪。近代史的学习中,由于人物众多、事件繁杂、理不清关键将导致学生的畏难情绪,加剧课本的“天书”化。分门别类理清因果,前后串联述清关键是近代史学习最重要的法宝。真实历史的进程环环相扣,理清隐藏在历史背后的那根“线”,学生就将一通百通,并进一步辐射到其他文科学科的学习。
   三是要注重新发现、新观点。当代历史学研究日新月异,只有时刻走在最前面才能防止教条化,要注重从人的角度理解历史教授历史,真实的人、真实的事将去除迷雾,还学生一个本来面目。
   历史教学对社会影响深远。学习过往历史时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面对当代真实发生的历史时才能不人云亦云,才能防止煽动主义和集体无意识。“谣言止于智者”。只有对事情有独立的判断,学生才能成为“人”,才能才未来为社会主义事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属于自己的正能量。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