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要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脚下沾有多少泥 心中沉淀多少情 贫困村来了大学教授
07版:人物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380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7年10月27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380期  下一期
脚下沾有多少泥 心中沉淀多少情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17-10-27 11:38:07

  2014年10月被选派到界首市代桥镇刘寨村担任村党总支第一书记之前,省林业厅派驻界首市代桥镇刘寨村扶贫工作队副队长秦国伟一直思考几个问题:驻村为什么?在村干什么?离村留什么?三年下来,刘寨村着力打造和形成了“可持续的发展平台,立得住的主导产业,不返贫的精准成效,带不走的工作队伍”。让他感到,选派到村已经成为其一生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年来,这支扶贫工作队深感紧盯党建、把稳引领发展的“方向盘”是核心。村党总支抓实党建强组织,让“红旗飘起来(旗帜引领),喇叭响起来(宣传政策),干部动起来(热情服务),精准扶贫要强起来(构建体系)”,村里开始“每周工作有计划,每天为民有值班,每事服务有记录,每人活动有手册”,“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成为刘寨村干部的内在自觉。在此基础上,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让群众“最多跑一趟”,通过切实的为民服务,提升党员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
  抓实产业扶贫的“牛鼻子”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依靠刘寨村现有的资源,围绕湿地和现代农业做文章。2015年12月,两湾国家湿地公园(试点)获批,为刘寨村的精准扶贫搭建了国字号、可持续、绿色化、信息化、生态牌的鼎力载体。在此基础上,谋划乡村旅游、推进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2016年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为刘寨村投资带动和就业拉动开辟了全新的发展路径。在打造“一村一品”产业上下真功。探索现代林业发展和设施农业扶贫基地建设,积极扶持两湾家庭农场、众建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因户、因人精准施策,帮助实现“脱贫不返贫”。
  当好选派帮扶的“孺子牛”是基础。作为村党总支第一书记,秦国伟深知一天到晚坐在办公室是干不好基层工作的;脚上沾的泥土有厚度,落实工作才会有力度。坚持一线抓落实,带头用眼和脚去发现问题、去推动工作、去服务群众、去促进发展。工作队在田间地头围绕群众的关键小事(就业、低保、危房、黑户、贷款、资助等)四处奔忙、无怨无悔,目的就是让群众看得见变化、获得到实惠。坚持学习用老百姓的话,讲他们能听懂的政策。
  “脚下沾着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激情”。这三年,秦国伟磨坏的布鞋、皮鞋算起来有三十多双,写满的工作日志和一天不曾间断记录的效率手册有厚厚一摞,每天更新发布的工作微博、微信信息有近3000条,手机通讯录的贫困户电话存了近百个。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