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来,安徽工业大学团学工作获国家级、省级各类表彰奖励314项,取得实效。
新媒体建设
加强“智慧团建”建设,打造“青春微校园”,在我省高校中首家推出的官方认证的微信公众平台,关注人数位于全国大学团委前列。“安徽工业大学团委”微信公众号累计关注人数已经达到4.5万余人、安工大社联微信公众号累计关注人数已经达到2.5万余人。发布微信3000余篇,累计阅读数100万以上,累计点赞数10万以上。在全国基层组织微信公众号综合影响力排行榜位于全国前列。
志愿服务
五年来,志愿服务活动达2180项,打造了“螺丝钉”生命教育等志愿服务品牌22个,累计志愿服务时间20.946万小时,西部计划志愿者216人,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15人,涌现出“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王敏、省优秀志愿者巢亮、詹波、曲科锋,省优秀大学生姚乐平、杨恒基等一批志愿服务典型。
社会实践
坚持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志愿服务相结合、与地方需求相结合、与就业见习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与学生资助相结合,扎实推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长期化、项目化、阵地化、社会化发展。每年组建一百多支国家、省、校三级重点团队,两万余名学生参与暑期社会实践。共建立社会实践基地106个,新增社会实践基地40个。学校多次获全国和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
第二课堂
学校制定了《安徽工业大学“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办法(试行)》,将“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纳入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截至2017年9月,根据“第二课堂成绩单”网络管理平台显示,我校共注册激活用户1.2389万人,实现了2016级、2017级学生全覆盖,90%学生干部的广覆盖,90%注册学生活跃于各级各项第二课堂活动中。成功举办活动3000余次,20余万人次参与活动,120万人次的浏览量,日均1万人次浏览量。活跃度位于全国高校前列。
创新创业
以“挑战杯”系列竞赛为龙头,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与团省委共建省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工作研究发展中心。“挑战杯”每年参与大学生达6000人次。截至目前,我校共有61项作品在全国“挑战杯”竞赛中获奖,其中国赛一等奖以上作品7项,10次获全国高校优秀组织奖,连续六届成为“挑战杯”全国发起高校。我校作品《产业转移粘性是如何产生的——基于泛长三角地区百家企业的调查研究》获省属高校在“挑战杯”国赛历史上第一个特等奖。

学生在集体收看党的十九大开幕式
□本版稿件由丁鸿睿、汪盛颜,本报记者张华采写
□特别鸣谢安徽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团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