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内涵建设寻求基础教育新突破 《徽派故事语文读本》终评会在合师院举行
10版:教改前沿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369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7年09月27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369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注重内涵建设寻求基础教育新突破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17-09-27 11:10:33

□安徽省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2016年,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坚持面向基础教育、研究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在深化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加强组织协同,逐步厘清了“政、产、学、研”合作模式和发展路径;秉持“U-G-S”三方协同推进的基本思路,汇集政策调控、理论研究、业务指导和实践创新资源,聚焦教育发展中的重大需求与实践问题,催生服务基础教育发展的系列创新成果。全年在持续推进外延拓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内涵建设,重点在基础教育问题解析、智库咨政服务、多方协作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一、发布基础教育蓝皮书,支撑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
  作为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和学校特色发展项目,协同创新中心主动联合安徽省社科院、省教科院组织策划和重点打造了蓝皮书《安徽省基础教育发展报告(2016)》。蓝皮书以服务安徽区域基础教育发展为主旨,以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教育理论、服务教育实践、引导教育舆论为基本目标,通过调查研究、数据分析、政策释解,来梳理、归纳与提炼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成就、经验、问题与对策,并预测发展走势。这是我省第一部教育蓝皮书,已由重庆大学出版社发行。
  蓝皮书主要从教育均衡、平等就学、减负提质等三个维度对年度教育改革的主要进展、政策运行情况进行宏观分析和系统总结,通过动态监测与问题诊断,面对困惑与挑战提出下一步推动调整的相关政策建议,为咨政决策提供有价值、有意义的依据和参考。
  二、组建创新发展智库,咨政服务区域基础教育改革
  为促进教育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同时适应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协同创新中心以教育领域重大战略问题和公共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明确定位与发展方向,组建了“基础教育创新发展智库”,并通过“校级重点智库”评审获立项。智库运行中有效地利用了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发展的最新成果,运用新媒体渠道收集海量大数据的调研方式,提高了调查样本的分布科学性和数据信度,节约了时间和人力成本,显现其即时、准确和融合的新特点。
  通过智库平台,承担省级和相关市、县教育发展咨询指导,重点开展本年度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负担监测与分析两次,承担安徽省基础教育公众满意度调查,并出具监测报告和调查报告。组织专家参与全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与校长专业化发展调研,为省教育厅编制《安徽省义务教育中小学学校布局调整方案》。受合肥市蜀山区教体局委托,组建专家组对蜀山区18所学校的三年发展规划和章程进行评价与指导,其中小学6所、初中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6所、高中2所。
  三、突出“U-G-S”合作育人,强化基教联盟协同效用
  作为“安徽省基础教育发展联盟”秘书处单位,持续推进基础教育发展联盟建设,在互补、融合型的基础上,新增中国知网安徽服务中心等协同体单位6个。2016年协同创新中心组织开展“五个一”活动:举办“大数据时代的核心素养与个性化学习论坛”,来自全省102所中小学300多名校长出席论坛;加强附属实验学校的调研与指导,创设U-S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专项课题,支持和引导教育学者与中小学一线教师协同研究;组织“家校心桥”论文评比,推荐家校协同教育新理念和典型案例;邀请合肥市名师工作室29位名师前往17所学校开展巡讲,指导课改、教研和校园文化建设;遴选25篇来自教育行政部门、高等院校和中小学的优秀研究成果,编撰出版《安徽基础教育发展评论(第1卷)》,以学术辑刊方式为安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借鉴与服务。
  四、融合多方协同研究,加速形成三项改革创新成果
  受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大力推进和科学管理安徽省教育规划基础教育三项改革专项课题,及时跟进研究进展,并对6项成果进行结项论证。组织选派专家12次深入合肥、铜陵、滁州、宿州、桐城等地的16所中小学一线进行课题指导,已呈现研究论文、专著12篇(部)、调研报告3部等阶段性成果,相关成果已及时应用于教育教学改革当中。继续开展“基础教育创新发展文库”建设,已出版4本系列丛书,从实践层面指导改革实施。
  加强产学研合作,与宁波状元郎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协同合作,跨区域协同开展“数字化校园系统”横向课题研究,获资助经费78万元,推进义务教育中小学校园信息化建设。推进教育创新实践探索。作为专家团队成员,先后深入合肥、安庆、铜陵、滁州等地30多所中小学一线进行指导课改、教研和发展规划。协助推进与附属实验学校的交流与融合,支持和引导教育学者与一线中小学教师协同研究,专项设立附属实验学校基础教育研究课题13项,有效提升了附属实验学校教师教学科研水平。
  五、促进境外教育合作,持续跨域学术交流
  继续加强境外教育合作,组织专家前往澳大利亚查尔斯·达尔文大学学习交流。深化与澳大利亚北领地校长领导力中心国际项目合作,共同致力于“区域教育均衡”研究。共同聚焦“教育公平与卓越”“教育质量评测与问责”“教师信息化素养”等主题,在合肥成功举办“NT-AH基础教育发展创新主题沙龙”。与美国东北州立大学常务副校长Mark Arant一行开展学术交流,畅通中美之间教师研修的多元路径。充分发挥视频交流中心的信息交互功用,与台湾铭传大学等境外高校常态化开展视频互连跨域教学与研究。
  六、践行协同培养机制,培育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坚持服务人才培养与学科发展,通过特色中心研发团队和省级协同创新平台支撑学校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围绕教育硕士培养和师范生成长,设立助研和助管岗位,长期安排2名教育硕士研究生和7名本科生进行实践教学;专门在《安徽基础教育研究》刊物上开辟“硕博园地”专栏,刊发论文4篇,为研究生提供学习与交流平台。组织青年教师与研究生加入创新团队,深度参与课题研究和教育管理实践,在省内各地开展访谈和调研6次,在基础教育政策研究、实证研究以及基础教育发展问题诊断与监测等方面取得了一些具有原创性的成果。部分研究生论文收入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
  七、研发大数据应用平台,推动“互联网+教育”新模式
  启动“安徽省基础教育大数据应用平台”建设以来,形成了《顶层设计方案》,构建云数据与分析系统,并完成硬件建设及指标梳理及元数据库建设任务。2016年,充分利用当前“互联网+”优势,协同清华同方科技公司持续推进“安徽省基础教育大数据应用平台”二期建设,开发大数据管理平台和教育智慧决策支持系统。建立留守儿童信息采集系统,定期调研采集录入留守儿童心理、学习情况,进行及时问卷调查,并发送相关政策、学习资料。
  八、拓展学术交流平台,加强行业互动与经验分享
  持续举办教育创新主题系列沙龙,推动平台拓展、合作创新和观念变革。借助两家学术交流平台促进科研成果及时转化:协办《合肥师范学院学报》“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专栏4期,刊登基础教育改革研究最新成果和实践案例13篇;协办《安徽青年报》“基础教育协同创新”专版18期,刊登文章32篇。编印《安徽基础教育研究》4期,并通过中国知网CMKI高效地传递教育信息和动态,推广教育改革中的成功经验。
  2016年,美国东北州立大学、澳大利亚查尔斯·达尔文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安徽建筑大学、成都乐培生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单位先后来访交流;中心组织相关研究人员及硕士研究生前往北京、苏州、杭州、重庆及省内明光、灵璧等地参加学术会议和调研学习,进一步提升研究团队的专业素养和科研能力。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