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共青团五年工作综述
青春如歌,激情飞扬。池州市第三次团代会以来,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高举团旗紧跟党走,认真贯彻党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在市委和团省委的正确领导下,服务中心大局,服务社会进步,服务青年成长,始终坚持把奋斗融入实践,推动团的事业取得新发展,奏响了务实有为的青春乐章。
站位全局工作格局更加清晰
坚持把团的工作置于该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思考谋划,紧盯目标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
前不久,由团市委等单位主办的“绿色小世界”作品征集评选活动在广大青年中引起较好反响。一处处绿色装扮,让生态文明理念在细微之处融入到了青年的心田。扎实开展争当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有机统一排头兵大讨论活动,通过“主题征文献才智,头脑风暴明思路,演讲比赛增动力,青年大咖话家乡,青春代言展风采”等活动,引导青少年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为了做好思想引领工作,近年来,该市团组织重点围绕“我的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宣传教育,广泛开展“我的梦·中国梦”、“红领巾心向党”、“我与祖国共奋进”、“归国青年话爱国”等主题团队日活动,深入开展18岁成人仪式、入团入队仪式、“我的青春我的团”、“我为核心价值观代言”、红领巾成长体验营、青春快闪、青春毅行等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传承国学经典 弘扬中华美德”少先队员情景剧大赛、青年诗词荟比赛、寻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志愿者等活动,积极弘扬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火热形势下,为全力服务青年就业创业,团市委连续五年实施“青春创业扬帆计划”,联合有关部门认定市级青年创业园五个,成功申报“安徽青年创业园创建单位”三家、“安徽省大学生村官创业示范基地”三个。开展青年创业小额贷款工作,为710名创业青年提供创业小额贷款2940万元,推荐一家公司获安徽青年创业引导资金贷款200万元;开展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评定工作,发放贷款345万元,争取财政贴息58.5万元,推荐申报大学生村官创业兴皖富民贷款贴息45.7万余元。组织开展青年创业沙龙、头脑风暴、融资分享会等27期。成功举办池州市首届电子商务大赛、大学生村官(返乡大学生)创业大赛、“青少年游池州”旅游线路设计大赛等,通过大赛鼓励、引导青年创新、创业。实施“工岗快递”行动和“春风行动”,举办现场对接会、大型公益招聘会、网络知名企业招聘节等11场,帮助2085名青年实现就业。广泛开展快递业务员、电焊工等各类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助力青年提升技能。举办“幸福回乡”池州籍在外创新创业优秀青年人才座谈会,充分发挥市青年联合会、市青年企业家协会人才荟萃的优势全力招商,签约引进项目七个,投资总额五千余万元。
注重建设,工作基础更加牢固
把夯实基础、活跃基层作为团的生命力工程扎实推进,基层组织覆盖有效扩大,焕发出新的活力。
为加强团组织和团干部队伍建设,团市委坚持党建带团建,实施团支部“活力提升”工程,积极推进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新建直属团组织1135个、直属团工委3个、基层团(工)委26个、团总支5个、团支部1200个、非公有制团组织210个、驻外团工委5个,争取各地党委新配备县(区)团委专职团干部9人、兼职团干部1221人,新发展团员5600人。在加强团组织制度经费保障方面,全市56个乡镇(街道)将2万元团的工作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建立团干部直接联系青年“1+100”制度,全市专兼职团干部直接联系青年9283人,与青年开展线上互动1.856万次,线下活动1650个。
基层是团的工作的源头活水,团的工作一直关心、关注基层,尤其是困难青少年。近年来,团市委先后为联系贫困村——青阳县木镇镇长胜村和青阳县陵阳镇南阳村争取基础设施等建设项目8个、资金470万元。联手常青青少年成长公益基金、市青年联合会委员、市青年企业家协会会员和社会爱心单位、爱心人士,募集款物310余万元,对160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1070名家庭经济困难中小学生、530名农民工子女、33名患病青少年实施了帮扶救助。争取资金50万元,帮助市特殊教育学校、大渡口镇八都湖小学等改善办学条件。实施助残“阳光行动”、“百名志愿者结对百名孤寡老人”和重点帮扶行动,对100名残疾青少年、20名服刑人员特困家庭未成年子女、200名孤寡老人提供了慰问和帮扶,捐赠款物37万元。
服务发展,工作品牌更加响亮
发挥品牌的引领作用和各类青年骨干的带动作用,打造了一批党政肯定、青年满意、社会认可的工作品牌。
近年来,该市一批先进青少年集体、优秀青少年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省青年五四奖章,全国、全省青年岗位能手,全国、省优秀少先队集体,全国、省青年文明号集体等荣誉称号。团市委开展了市级“两红两优”、青年岗位能手、向上向善好青年、乡村好青年、优秀青年志愿者、优秀少先队员、十大杰出青年、青年创业先锋、最美青工等评选活动,选树了一批青年身边榜样。开展了向“最美志愿者”朱治平和“最美邻居”罗腊英学习活动。举办了各类优秀青年先进事迹报告会、创新创业创优分享会、“与信仰对话”、“与人生对话”、“彩虹人生——奋斗的青春最美丽”等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宣传优秀青少年集体和个人的先进事迹,为广大青少年树立比、学、赶、超的先进榜样。
为全力打造青年志愿服务品牌,团市委深入开展“清馨环境·清‘白’行动”、保护母亲河行动、“三线三边”治理行动、青少年植树行动,累计建成“青年林”基地13个、植树400余亩。累计组织1.9万余名青年志愿者为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全国武术锦标赛、全国健身健美大赛、铁人三项赛、九华山机场通航及历届绿色运动会等提供优质服务。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了清洁家园、文明交通岗、青年文明号“文明创建集中月”等活动,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作出了积极贡献。“爱心送考”、服务春运暖冬行动、暑期幸福安全60天等活动,已成为该市志愿服务活动的爱心品牌。
2016年夏季,该市发生洪涝灾害,面对灾情,全市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紧急行动起来,全力投身抗洪救灾工作。团市委共发动团员、青年4600余名组成青年防汛抗灾突击队158支,排除险情32处,协助紧急转移安置群众1.2万人次;发动市青年联合会、市青年企业家协会及社会爱心人士募集爱心善款和物资近70万元,争取团省委下拨慰问金6万元及省青年企业家协会捐助物资10万元对受灾群众进行救助。在这次特大暴雨灾害中,广大团员、青年面对滚滚洪流,挺身而出,用实际行动筑就了一条坚不可摧的精神堤坝,充分展现了该市团员青年的良好精神风貌。
从严治团,工作作风更加严实
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和团中央关于干部作风建设的一系列新精神,切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定理想信念,心系广大青年,提高工作能力,锤炼优良作风”的重要要求。
为有序地向党委和政府反映青年的呼声和诉求,团市委通过共青团倾听日、共青团机关开放日、“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等多种渠道,密切关注、动态跟踪青年思想、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新变化。
在做好青少年权益维护方面,团市委充分发挥该市未成年人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工作组办公室作用,以“12355服务台”建设、“青少年维权岗”创建等为抓手,逐步形成共青团主导协调、社会共同参与的维护青少年权益工作体系。组织开展了“走基层,手拉手”、“幸福安全60天”、“法律进乡村”、“江淮普法行”等活动,举办“流动青少年宫”免费兴趣培训班四期,为520名农民工子女及家庭经济困难少年儿童开展培训,增强了青少年安全防范意识。建设全省第一家以共青团为主导的青年交友网站——“青团缘”网,积极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青年交友活动,每年七夕、“双十一”等时间节点,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青年交友、军地联谊等活动,最大限度地满足大龄青年的实际需求。
团市委始终把加强团干部作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常抓不懈。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一学一做”教育实践,深入开展“团干部健康成长”大讨论、“驻校蹲班”和“走进青年,转变作风、改进工作”大宣传、大调研活动,经常性开展共青团廉政文化和作风建设讨论,建立、完善团干部“常态化下基层”和基层联系点制度,引导团干部讲纪律、守规矩、知敬畏。
青春在于担当,担当成就梦想,团市委书记朱芸芸说,未来五年,池州共青团将一如既往发挥“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光荣传统,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深入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以只争朝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勇于担当,锐意改革,务实有为,把青春汗水挥洒到无限的共青团事业中,为打造生态环境优美的绿色池州、产业结构优化的创新池州、群众生活优越的幸福池州,奋力争当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有机统一的排头兵,谱写新的青春乐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团池州市委供稿,本报记者张仲磊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