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断贫困传递 教育大有可为 本科生“回炉”读职校 大学教育应反思什么 暑假没有“应该”
02版:时评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345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7年08月02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345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阻断贫困传递 教育大有可为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杨三喜 发布日期:2017-08-02 17:36:11

   一名贫困地区学生的成才,往往能点燃一个家庭的希望、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在帮助贫困家庭脱贫上,教育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持续性的作用,应有更大作为。
   “再饿不能饿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之所以生生不息,根本原因在于重视教育”。在日前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表示,不但要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而且要让广大适龄儿童特别是寒门子弟都接受义务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义务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一些贫困地区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失学、辍学现象。由于家庭贫困的原因,并不是所有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坚持把书读下去。他们中的一些,初中没毕业便外出务工,过早放弃了教育之路,进入社会谋生。而放弃教育之路,便很容易陷入“低人力资本投资——低就业——低收入——低人力资本投资”的恶性循环。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通过教育,能帮助贫困地区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就业水平。而且,一名贫困地区学生的成才,往往能点燃一个家庭的希望、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在帮助贫困家庭脱贫上,在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上,教育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持续性的作用。
   发挥教育的扶贫作用,要弥补贫困地区基础教育落后的短板。过去一段时间,由城乡差距扩大导致的城乡基础教育水平差距扩大,使得贫困地区学生考进名校的概率降低,重点高校中农村生源比例下降,社会上出现了“寒门难出贵子”的讨论。为此,国家启动了针对贫困地区学生的专项计划,不断扩大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农村招生规模。2017年,仅“国家专项计划”就定向招生6.3万名贫困地区学生。从2013年到今年招生季结束,将有累计超过25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这一专项计划圆梦重点高校。高考招生专项计划在推进教育公平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是针对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有效弥补。但让寒门学子与发达地区学生平等竞争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治本之策仍然是推进基础教育的均衡。
   中国教育最薄弱的环节是乡村。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必须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合理布局中小学,努力改善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缩小城乡校际差距。同时,要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水平,扭转农村教育人才流失现象,为农村教育留住更多优秀教育人才。
   不久前,一篇《复旦博士生自述:一个贫困生的10年》的文章打动了不少人。作者讲述了自己在国家助学贷款等国家资助政策的帮助下完成学业的故事,并感慨“我相信制度是脱贫的最大法宝,就像国家助学贷款这样的政策一样。如果没有国家助学贷款,我现在或许是另外一个人,但恐怕不是我喜欢的那一个”。由此可见,让寒门学子顺利完成学业,离不开国家资助体系的完善,不断健全各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才能免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求学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变成一个更好的自己。
   毕业生就业难、就业质量不高的问题,让“读书无用论”在一些地区比较盛行。这要求教育扶贫不仅仅是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书读,更要把读书、就业和创业结合起来。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把没有升入初中、高中的毕业生全部纳入职业教育或职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掌握技能,依靠技能实现脱贫。高校要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和服务,建立起针对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帮扶长效机制,进行精准帮扶。政府应该在住房保障、社会保障等政策上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多倾斜。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稳定就业,融入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让他们在更高水平的就业中看到教育改变命运的希望,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关键。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畅通阶层流动通道,需要更好发挥教育在扶贫中的作用,让寒门学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