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业甫:讲台上走出来的“国医大师” 巢湖学院开展学生资助“百千万”走访 镜湖区:为老党员过集体“政治生日” 雨山区:十二位五十年党龄老党员获颁纪念章
05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339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7年07月12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339期  下一期
巢湖学院开展学生资助“百千万”走访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王林 崔苏如 本报记者 程榕娟 发布日期:2017-07-12 12:33:55

  本报讯  “天气炎热,你在那边要注意身体,做好防暑降温。经济上,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有什么困难都可以跟我们说。”7月6日,远在上海市打工的秦沪生接到家乡打来的电话,电话那头,不是自己的双亲,而是前去家里家访的学院党委书记朱灿平。寥寥数语,却字字千斤,让孤身在外的他倍感暖心。
  秦沪生,巢湖学院2014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今年暑假伊始,他就到上海市打工。令他没想到的是学院党委书记朱灿平竟然去他家家访了,得知他外出打工,当即给秦沪生打电话询问近况。“朱书记叮嘱我在外要注意安全,多关心、孝敬母亲,同时要坚定信心、乐观向上,牢记党和国家、学院的关心与帮助,努力回馈社会”。
  原来,为扎实做好资助育人和“教育扶贫”工作,深入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情况,宣传国家资助政策,搭建起学校与学生、家长与社会良好的沟通平台,不断提升资助工作水平,7月6日至7日,巢湖学院党委书记朱灿平率队赴舒城县,桐城市、岳西县开展学生资助“百千万”走访活动,深入大别山腹地慰问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切实将学院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怀落到实处。
  走访历时两天,路程八百余千米。虽然山路崎岖,加上雨天路滑,路途艰险,但走访人员依然坚持不落一户,让身处大山深处的学生感受到党和国家、学院的关心。每到一户,朱灿平都与学生及家长亲切交谈,详细了解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询问家庭人口、收入来源、存在的主要困难等,向家长反馈学生在学院学习、生活情况,并代表学院为这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送上慰问金。
  “希望大家面对困难要自立自强,树立感恩意识,珍惜眼前来之不易的学习生活,顺利完成学业以回报家庭、回报家乡、回报国家,阻止贫困代际传递。”在看到许多寒门学子克服种种困难,依旧不放弃学业时,朱灿平动情地说。学生工作部工作人员朱春花向学生和家长宣传学院奖、助、勤、补、免等学生资助政策,并详细解读了生源地助学贷款的申请条件、办理流程等有关事项。
  家长们对学院领导不辞辛苦远道而来表示真诚的感谢,一位家长动情地握住走访教师的手说:“领导和老师们来到咱们这么偏的大山深处水都不喝一口,真是很辛苦。国家和学院的资助政策对我们孩子的支持力度很大,再次感谢党和国家对我们家庭的关心。”
  通过零距离走访、接触经济困难学生家庭,切身感受学生的成长环境,贫困家庭为培养一名大学生所承受的艰辛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减轻家庭经济负担的自立自强精神深深感动了走访小组的每一位成员。校地合作,精准扶贫。走访过程中,走访人员感受到了地方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家庭给予的关心与帮助。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