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别一场与学生会的四年“恋爱” 最后一次,举起校旗掠过头顶 秦泽南:文院有“虞姬”
04版:高校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336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7年06月30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336期  下一期
最后一次,举起校旗掠过头顶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吴夏雪 本报记者 张 华 发布日期:2017-06-30 10:53:22

  6月,炎热的天气被忽然到来的梅雨打破,就像静谧的校园被穿着学士服的毕业生们打破。
  在这个伴随着梅雨的毕业季里,还有一群穿着印有安徽农业大学校徽T恤的志愿者们。
  在安徽农业大学毕业典礼开始前,小伙伴们早早到现场,托举着校旗,为毕业生们做最后一次志愿活动。

毕业,请把志愿精神带走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始终伴随着安农人成长和进步。
  这些旗手志愿者来自不同的组织,有些是自发加入的。“到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去,做任何需要我们做的事,今天做旗手,是希望能为学长、学姐们做最后一次奉献”。
志愿者不是一个符号,而是一种责任和义务,在毕业典礼上,志愿服务更有一层特殊的含义,将志愿服务精神发扬到更广阔的世界去。

毕业,请把优秀榜样留下

  志愿送走一届又一届优秀的安徽农业大学学生,有一天,自己也将成为这优秀者中的一员,这就叫传承。作为志愿者,他们举的是校旗,亦是责任,作为旁观者,他们看到的是离别更是榜样。
  有一天,当曾经的志愿者们身着毕业服,看校旗在自己的头上飘过,一定会明白,榜样的力量是多么强大。一场场毕业典礼顺利开始完美结束,台上的人在不停地变换着,但不变的是榜样的传承。
  志愿者真情流露:当你懂得把志愿精神从安徽农业大学带走时,把优秀榜样留给安徽农业大学时,恭喜你,在安徽农业大学这个美丽的摇篮里完成了人生青年阶段的升华。


 校旗从现场1643名学生的头顶掠过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