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韵 母亲节的歌声 溪山清静且停停 “趣味数学”的趣味 粽子的谎言
16版:春蚕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335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7年06月28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335期  下一期
粽子的谎言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临泉县杨小街镇明桥小学 宋士明 发布日期:2017-06-28 14:58:07

  端午节虽然已经过去好多天了,但是有一件事还一直让我久久难以忘怀……
  端午节前夕,单位放了三天假。回去的路上,我一直在想买什么呢?再三思考,我还是决定买粽子。这对于端午来说更具有象征意义。何况,粽子也一直是母亲喜爱的食物。
  于是,我把车停到路边,去超市买了两小袋粽子,一包肉馅的,一包蜜枣的。回到家,当我把粽子拿给母亲时,母亲追问粽子是哪来的,我想说是超市买的,可是那样母亲又会心疼一番,即使吃也会胃口大减,看着母亲期待的眼神,我急忙说朋友送的。
  就这样我瞒天过海般骗过了母亲,可是内心因谎言而产生的负罪感却在不断膨胀。晚上,母亲把粽子放在锅里蒸一下,起锅时,母亲拿了一个粽子给我,为了让她多吃几个,我谎称在单位吃过了,母亲便不再推攘。她拿起一个开始细心地解绳子,那一根根在粽子上缠绕的丝线,就像母亲的心思一样柔软。看着母亲大口津津有味地吃着,我心里又掠过一丝的安慰。
  从小到大我几乎不向母亲撒谎。上次撒谎还是在我上七年级那年。记得那是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从县城回了趟老家,看到久违的父母,我心情异常高兴,我和父亲站在院子里聊了一会,母亲突然问起我的期中考试成绩,她说:“隔壁的狗蛋就考试了,还考了前几名呢,难道你们没考吗?”母亲问得我一时语塞。我蓦然了,抬起失神的眼睛看着母亲那期待的目光,分明在说:说啊,到底考多少分啊?为了不让父母为我伤心,我鼓起勇气对母亲说:“我考得还不错,前十名呢!”母亲听了起初那严肃而又紧张的神情立刻消失了,转而露出了灿烂的阳光,说:“不错!好!就知道我儿子行,别的孩子能上大学,咱们也能上。我和你爸都是大老粗,我们家终于有希望了啊,只要是上学,家里就是砸锅卖铁也会供你的。”
  如今,我又一次撒谎,心里伤痛得像存了一肚子的忧愁。我们家是农村的,端午节吃粽子是我们的风俗,但在我小的时候却不知道粽子是何物。倒是端午节吃鸭蛋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父母都不会包粽子,每年也几乎吃不到粽子,虽然母亲喜欢吃,但从来不舍得买,如果我买了,也定会挨批评的。
  小学时,我就知道端午这个节日与屈原有关,我知道端午为什么要包粽子,但却从未给母亲讲过。在母亲眼里,任何节日的由来都并不重要,她固执地把每一个节日定义为团圆的日子。当她数着日子开始准备给我们做节日特有吃食的时候,她其实是在进行一种仪式,唯一的目的便是召唤儿女回家。对母亲而言,还有什么比这更有意义的呢?
  在生命的长河里,时光荏苒,岁月变迁了沧海桑田,走过深深浅浅的岁月,在无数个平凡的日子中忆起一段粽香,看着粽子上缠绕的丝线,我觉得它也缠住了我的心。那定是母亲的呼唤,从心到心,弥散成这个五月随手可掬的阳光。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