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韵 母亲节的歌声 溪山清静且停停 “趣味数学”的趣味 粽子的谎言
16版:春蚕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335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7年06月28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335期  下一期
溪山清静且停停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颍上县江口镇中心学校 祝宝玉 发布日期:2017-06-28 14:56:01

  码字也是一件辛苦的事,伏案时间久了,免不了脊椎腰骨损伤,隐痛不安。
  大夫嘱咐,少坐,多站,睡硬板床,适当锻炼。不容我考虑,妻子把电脑贴了封条,何时启封,要看我的身体状况。此时的我,已然没有了反抗的力气和理由了。尽量不坐,站一会,躺一会,听听歌,小幅度地动一动。三五天后,身体内的疼痛减轻了许多。半月余,就不疼了,但这不代表痊愈,倘劳累过度,还会复发的。
  去郊区走走吧,妻子已经把该准备的都准备妥当了,语气上是商量,其实是通知,我只好遵命。相陪的有我的好友李老大、杨老三,都是耍笔杆子的。对这次短足,大家都欢喜而行。是啊,蜗居城市里,呼吸不新鲜的空气,举目无鲜绿,人的思想都退化了。我很满意妻子的这次安排。
  一路走走停停,观观看看,也还自在。李老大是一个尚隐的人,前年若不是子女阻挡,他就去终南山了。此时,他感慨道,我就钟意这般清静,在这里,心里的烦恼也少了,欲望也淡了。杨老三反问他是不是又想着去隐居啊。李老大笑笑,说,等哪一天你们寻不到我了,不要急着去找我,我自有去处。看来,李老大“贼”心不死啊!
  其实何止李老大呢,于我来说,也渐渐厌倦尘世的生活,总有没完没了的喧嚣绕在身上,捆缚住手脚,身心得不到安宁。想当年陶渊明弃官而去,大概也是因为如此吧。虽我辈凡夫俗子不能与五柳先生相提并论,但内心里那蠢蠢欲动的尚隐情愫倒与他一脉相承。
  又说笑一程,遇到一亭,瓦破基残,容色沧桑。亭即是“停”,遇亭则停,我们便驻足休息一会。我们聊到亭子,杨老三开始掉书袋了,他说,这历史上的亭子在形制上没有多大区别,只不过情趣不一而已,我最近在研究李渔,一个才华倜傥的戏曲家、文学家,他就曾在他的家乡筑了一亭,你们可知这亭名作什么。我们摇头不知。杨老三见难倒了我们,喜眉笑眼道,那亭名“且停亭”。我等一惊,暗自为这名叫好。杨老三说,李渔还为此亭撰有一联,也非常好。我们催他快说,他道,上联是“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下联是“来者往者溪山清静且停停”。
  听了杨老三的介绍,我似有所悟。我们人啊,在名利道路上奔忙,太过辛劳,到了这溪山清静中,不妨停一停,静一静。记得于丹说过:“为了上路时走得更轻松,且自停一停脚步,不要丢了赶路的自己。”这话和“且停亭”的道理殊途同归。
  这山也幽,这溪也清,这鸟啼也婉转,我们不如且停一停,等一等另一个千里跋涉的自己。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