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亲子阅读探究 教育要以“生”为本 体验微课 让数学生命之花绽放 整合现代信息技术 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15版:课堂内外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335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7年06月28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335期  下一期
体验微课 让数学生命之花绽放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舒城县城关第二小学 杜成蹊 余兆唐 发布日期:2017-06-28 15:04:31

  微课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它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在教育领域拥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而数学教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的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那么,怎样运用微课教学,感受数学的魅力呢?以下是我们的一些体会与感悟。
  一、联系生活,体验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关系
  微课情境真实,使用方便,是一种适用各年龄段的新型学习方式。而数学起源于生活,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许多实际问题,能使学生进一步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使学生渐渐关心身边的数学,善于用数学的眼光来审视客观世界中丰富多彩的现象,体验到数学知识的真实性和价值性。
  二、注重实践,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数学源自生活实践。虽然学生通过课前学习,从书本知道学习了一些数学知识,但这仅是间接经验。尤其是对一些实践性很强的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没有自己的亲身体会,难以理解,更谈不上掌握和运用了。因此,教师利用微课创造条件,让学生充分实践,充分体验。并使得教学主题突出,指向鲜明,针对性强,注重实践体验在建构知识中的地位,有较强的目标指向性,体现“微课”的魅力,做到有本之木、有源之水,从而扎实稳固。
  三、引探导究,体验数学再创造的美趣
  微课时长短小精悍,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因此,教师有必要为学生创设心理安全、心理自由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自主探索、自主建构。在整个过程中,微课起引导作用,学生的思维是开放的、自由的,他们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这样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提高了他们探究能力。
  四、渗透情感,体验失败的感慨和成功的愉悦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因此,只有各种感官活动,而没有认知和情感的参与,没有激发起对数学活动的渴望与信心,就不可能学好数学。在微课素材的选取与制作中应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提供观察思考和反思的机会,让每个学生自觉开动思维机器,处于思维兴奋阶段。
  教学中,微课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它对新教法、新课程等诸多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通过教师精心制作微课,学生对于不理解的地方反复学习,再通过微信群进行交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材的特点,在课前预习以及课后复习巩固中,利用微课精心设计教学情境,精心设置各种数学活动,再利用微信群提供学生体验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积极构建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全面、持续、稳固地发展。
  总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心中悟出始知深。微课教学是一种新颖而积极的尝试,它正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在教育领域拥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它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生动、活泼,促使学生真心感悟、亲身体验数学的魅力,并将这种感悟转化为一种素质,一种能力,伴其一生,受用一生。正如专家们所建议的那样,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片天空,让他们自己向前走。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