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学会数学思 浅析初中英语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整理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课例比较 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13版:教海探航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335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7年06月28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335期  下一期
让学生学会数学思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临泉县城关街道前进小学 李金华 发布日期:2017-06-28 15:25:18

  数学课缺乏学生的思考已成为一种教学常态,没思考怎么会有与文本的对话?怎么会有思维训练?怎么会有学生能力的培养?思维训练是数学课的主要任务之一,那么,数学课究竟该如何让学生学会思考呢?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心得体会。
  一、问题——数学思考的心脏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 “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思”源于“问题”,要通过解决问题使学生获得知识、方法、能力及思想上的全面发展,首先要有一个好“问题”。比如在一节数学活动课中,我创设了一个个学生感兴趣的、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用1、2、3这三个数字,可以编出几个两位数的号码呢?”“为参加跑步比赛的一组小动物安排跑道,看看这3个小动物一共有几种不同的站法?”“三个小动物一共要握几次手?”“机灵狗请小朋友设计比赛场次,每两人比一场,他们一共要比几场?”只有面对这样的好问题,学生才能自觉地投入解决问题之中,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比较,对这些规律的观察、感悟,对所得结论的描述、解释,形成自己的数学思考能力。
  二、活动——数学思考的途径
  正如“学生应该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一样,数学思考能力的形成不仅要学生借助一定的问题情境,更应通过探究性的实践活动,学生在活动中逐步领悟,在领悟中逐步形成,在形成中逐步发展。如在每一课中,我努力为学生安排一个个具有探究性的活动。如“握手”这一环节的教学,我先让学生猜一猜“3个小动物一共要握几次手”,接着要学生扮演小动物亲自来试一试,得出正确结论。然后引导学生思考:“3个数字能摆出不同的两位数,可是三个小动物每两个握一次手,却只有3次,这是为什么呢?”这样,学生体会到思之有“据”、思之要有“理”、思之要有“序”。这不仅是要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思考,更是要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探究的方法。
  三、反思——数学思考的灵魂
  数学思考的形成和提升,一方面要求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和训练,但是更多的是要学生自身在反思中领悟,这一过程是无法替代的,它使学生形成数学思考的灵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符号、图形、语言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并逐步做到有条理性、逻辑性;另一方面在交流中要学会倾听,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把别人的数学思考方式、方法整合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如我强调学生的反思中,给三种动物安排跑道,学生得出几种排法后,笔者进一步问:“你觉得这样排好不好?为什么?”在交流中要学生能有条理地、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阐述自己的观点,能不断完善学生的数学思考,提升他们的数学思考能力。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没有数学思维的课就不是数学课。所以数学思考直接决定数学课堂的效益,学生能积极数学思考的课堂必定是参与度高的课堂,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必须让学生积极地数学思考起来。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