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愉快教育 浅谈家庭教育中的习惯培养 花鼓灯的艺术特点及表演形式 浅议小学数学作业批改中的评语巧用
12版:教育在线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335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7年06月28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335期  下一期
花鼓灯的艺术特点及表演形式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颍上县慎城镇第二小学 王俊玲 发布日期:2017-06-28 15:24:14

  综观中国各地的民间歌舞,可以看出北方重舞,南方重唱;北方重技巧,南方重体态;北方风格粗犷豪放,南方风格秀丽纤巧这一现象。这些特征在花鼓灯艺术中兼而有之,但绝不雷同,这正是花鼓灯艺术区别其他民间歌舞艺术的重要特征。
  颍上的花鼓灯有独特的艺术特点,概括为:舞蹈动感特强,节奏铿锵有力,动作韵律十足,场面热烈奔腾,情绪欢快激昂,速度快捷敏锐,唱腔粗犷高亢,队形变换频繁,地方特色浓郁等,并有着广泛而深刻的艺术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花鼓灯热情奔放、幽默风趣是淮河人民性格的写照,它贯穿于花鼓灯的音乐、旋律、节奏;表现在舞蹈的身段、步伐、动作、姿态造型等各个方面。
  在舞蹈构成上,鼓架子的舞蹈也不同于一般的舞蹈,它是由架子、跟头、技巧、腿部动作,并依靠“赶步转身”、“风摆柳”、“走场步”为连接动作,把这些独立存在的架子、跟头、技巧、腿部动作串起来组成鼓架子的舞蹈。在“小花场”表演中小鼓架子以“兰花”为主,即兴表演,小鼓架子要不断地观察、揣摩“兰花”的步伐及动向,随时应变,所以小鼓架子常常走着走着忽然拉个架子,或来一串动作。虽然舞蹈的连续性差一些,但架子的精、气、神,跟头技巧的灵活、敏捷,都充分体现了淮河人民倔强、剽悍的个性。花鼓灯由于流传地区不同,艺人性格不同,特长不同,在表演上又各具特色、形成不同的流派。
  花鼓灯锣鼓是花鼓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锣鼓队又称武场,通常由七到九人组成,一般不能少于五人,鼓、锣、大镲为三大件。乐队演奏中,鼓居中领乐,锣和大镲分居两侧。演奏分两大类:一类是单独演奏,属表演性的锣鼓曲牌,传统曲牌有《长流水》《小五番》《十八番》《兔子扒窝》等。锣鼓音乐在我县已经从花鼓灯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沿淮乡镇十分盛行,其中颍上县鲁口孜的锣鼓艺术得到阜阳市文化局的认可,1998年曾被授予阜阳市“民间锣鼓艺术之乡”。另一类是为舞蹈伴奏的锣鼓,称为“灯场锣”,演奏技法有多种变化,或重击、或轻敲,尤其是鼓的击法多种多样,或打鼓面,或敲鼓帮,或用一锤捂着鼓面,使音色不断变化,有时声音清脆,有时出现闷声,锣鼓齐鸣时似人欢马叫,轻打慢敲时像俏言细语。由于节奏、技法、音量、音色的变化,形成花鼓灯锣鼓演奏热烈、欢快、活泼、铿锵有力的艺术风格。
  花鼓歌是花鼓灯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淮河流域各地流行的花鼓灯,尽管表演上各有特长,但总的来说形式大同小异。颍上一带的花鼓灯是沿淮地区花鼓灯艺术三大流派之一,就其艺术风格而言,艺术动作简练质朴,舞蹈结构严谨,造型姿态丰富,具有古老淳朴的特点,创造了具有自身独特的一片艺术天空。
  历史在发展,人类在进步,艺术总是随着时代向前推进,不断地积累、丰富、创新。丰富多彩的颍上花鼓灯艺术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地演变、发展、推陈出新,逐步完善。我们今天看到的花鼓灯艺术,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都有很大进步,无论在舞蹈技巧上、舞蹈审美上、舞蹈语汇的发展以及表演神韵上,都有很大的变革和发展。它以健康向上的思想内涵,反映人民追求美的愿望,展示当代人民的精神风貌。
  当颍上花鼓灯艺术走出农村,面向全社会、面向新时代,花鼓灯很快就从自娱性的民间广场歌舞艺术,发展成为舞台歌舞艺术,从表现内容,到艺术形式上都有重大突破。随着时代的发展,花鼓灯艺术应继续深化改革,与时俱进,在新的形势下得到更大发展。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