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愉快教育 浅谈家庭教育中的习惯培养 花鼓灯的艺术特点及表演形式 浅议小学数学作业批改中的评语巧用
12版:教育在线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335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7年06月28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335期  下一期
浅谈家庭教育中的习惯培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金寨县思源实验学校 管昌华 发布日期:2017-06-28 15:22:41

  我国人民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父母的第一责任是教育孩子,而教育孩子的第一位就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习惯的魔力如此之大,那么,有人不禁会问,到底什么是习惯?从心理学上来说,习惯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稳固链接,是人们头脑中所建立起来的一系列的条件反射。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呢?
  一、好习惯要在生活中培养
  孩子习惯的养成主要在家里,家庭是成长的第一环境,是习惯形成的摇篮,6岁前的儿童主要生活在家庭中,父母应该注重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各种良好习惯。
  父母应该积极为儿童创造适宜的家庭环境。同时,父母应当经常在行为、举止和谈吐等方面给儿童树立一个好榜样,讲话时要注意礼貌、举止要文雅,表现出高尚的情操、道德行为和良好的习惯。如果能够经常以身作则,这种长期熏陶会使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最佳的教养,通过日积月累,让儿童的良好习惯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形成。
  二、好习惯要在实践中培养
  在实践中养成习惯,要不断身体力行,使习惯成自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非常重视在做中学,主张在做中养成习惯,即在实践中养成习惯。《教育的新生》指出:“我们所提出的是: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有行动之勇敢,才有真知的收获。”要养成某种好习惯,要随时随地加以注意,身体力行、躬行实践,才能“习惯成自然”,收到相当的效果。
  三、进行榜样教育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儿童时代就是榜样时代和偶像时代,因为儿童的学习特点就是观察和模仿。因此,父母和老师可以选择孩子喜爱的名人或孩子的优秀伙伴作为他们的榜样,他们身上的某些好习惯会对孩子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四、培养好习惯,纠正坏习惯
  在培养好习惯的同时要矫正不良习惯。青少年研究专家孙云晓的公式是:培养好习惯用加法,克服坏习惯用减法。
  在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时,可以结合孩子的兴趣特点选择故事书,由浅入深,由短到长,不在一朝一夕,贵在长久坚持。曾经一位细心的妈妈发现儿子在写作业时,一会喝水,一会撒尿,不到一小时出来四五次。她看在眼里却没有急于求成,而是在孩子第二天写作业前给他提了个建议:坐下前把该办的事办好,我看你写作业时出来三次完全可以。孩子在妈妈的鼓励下果真少出去一次;过几天妈妈又提议再减少一次,孩子又轻松做到了。家长要求依次递减,直到孩子可以集中精力把作业写完,既帮孩子克服了不良习惯,更重要的是保护了孩子的自信心。
  事实表明,习惯可以左右成败,习惯可以改变人的一生。因此,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培养健康人格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从培养行为习惯做起。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通过培养好习惯来缔造孩子的健康人格。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