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的“成效模式”
04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335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7年06月28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335期  下一期
素质教育的“成效模式”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韦玉柏 发布日期:2017-06-28 14:45:45

  外界一度误解阜阳市成效中学,认为该校连续多年创造的中考奇迹就是把学生关在教室里苦教苦学,学校没有第二课堂、没有素质教育,学生们都是在读死书、死读书,事实上,成效中学的素质教育,风景这边独好——

阜阳市成效中学超常规发展系列报道之三

  宿舍里,被子叠得四四方方,床铺上没有任何杂物,八个脸盆朝一个方向整齐排列,地面上一尘不染。
  就餐时,分年级错峰前往食堂,每个班排三队,在举着班牌的队长带引下到各班固定位置就餐,整个食堂从一楼至三楼,七千多人有序不乱。
  大课间,伴着雄壮激昂的旋律,各个班按指定位置集合,跑动的步调十分齐整,课间操、经典诵读、特色展示等号令统一,气势恢弘。
  这些都是记者在阜阳市成效中学看到的一幅幅景象。
  就在不久前,该校被评定为“北京大学青少年素质教育与才能培养实验学校”。
  多年以来,外界一度误解阜阳市成效中学,认为该校连续多年创造的中考奇迹就是把学生关在教室里苦教苦学,学校没有第二课堂、没有素质教育,学生们都是在读死书、死读书。
  “我从不否认这些成绩的取得是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但我们的成效的办学理念是由‘成长,成人,成才,成功’的有机组成,其中德育为首、素质为重是我们坚守的办学方向”。在郝云波看来,素质教育就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它以培养学生各种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学习好当然是重要的素质,但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和健全人格却是重中之重。
  “成卓然之才,效应然教育”。十多年来,该校就是这么去探索的,也是这么去实践的。那么,素质教育的“成效模式”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从起床、叠被、就餐、跑操等一日常规抓起

  “我们七年级学生是从阜阳全市三百多所小学四面八方汇入的,为了让他们更好、更快地融入集体生活,从军训开始就抓入学的养成教育”。该校七年级主任马辉告诉记者,开学第一个月是抓好养成教育的最好时机,如日常生活中教会学生跑步与队列、教会学生叠被和整理内务,并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成效中学一日常规》和学校的校本教材《弟子规》,从规范和道德两个方面进行约束。
  记者发现,该校每一名学生都有一本《学生手册》,38页内容涵盖了学生日常生活、安学亲师、人际关系、安全指导等各个方面。在该校,一直利用各种节假日加强德育教育,如开学第一课、世界反法西斯纪念日、教师节、每周一升旗仪式和主题班会活动等。同时,还以各类活动为载体,加强德育教育,如继承长征精神的歌咏比赛、跑操比赛、宿舍内务评比、迎新春手抄报比赛、读书交流比赛;并定期开展各种培训,如上下楼错时安全培训、宿舍热水器使用安全培训、消防知识培训、交通安全知识竞赛培训、心理健康培训、防溺水安全培训等。
“起始年级最要紧的是从各种习惯的养成抓起,包括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思维习惯和安全习惯等。”该校高一年级主任周桂芳表达了同样的看法,“在抓学习的同时,其他方面同样不能忽视,甚至更重要。”
  “从起始年级抓起,从最薄弱环节抓起,绝不放弃一个学生”。在分管德育副校长孙涛看来,这一切都是由该校的办学目标决定的,经过多年的摸索,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素质教育体系,如七年级和高一抓行为养成和学习方法引领,八年级和高二抓青春期转型和自我管理,九年级和高三抓心理疏导和自信心培养。
  孙涛透露,学校非常重视文化环境和学习环境的拓展,并在开学初就制定好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中心的教育路线。
  在该校教学楼上,记者看到了统一的国学经典传承的校园文化建设,同时还看到每个班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建设的班级文化,包括班名、班徽、班旗、班级目标、班级管理制度等各个方面。
  “关键是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遥相呼应,相得益彰”。马辉说,为此,各个班把学生的学习环境放在一个广阔的背景下完成,每周都会有学生的成长手册——周反思,假期给学生布置素质教育作业(如给父母洗次脚、做一次饭等),利用周末带领学生到敬老院、福利院参加公益活动,打造学校、家庭、社会联动教育的思路。

从英语角、手工社、歌唱团、田径队等第二课堂抓起

  5月26日,周五,该校开展社团课程的固定时间。
  “起笔要准,行笔要稳”。在该校书法社培训课上,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于文伶正在给十多个不同年级的学生上书法课。
  作为阜阳市知名书法家,于文伶已在该校兼职教授书法八年多了,所带学生高雅、胡昊华、吕龙飞在第五届全国青少年书法美术大赛中获三等奖,多名学生在阜阳市和颍东区获奖。
  在八(24)班,地理教师马平利用多媒体给学生们开展影剧欣赏。“今天放映的是纪实片《野生动物保护》,讲述的主要是西藏地区藏羚羊等野生动物的生存与保护现状”。马平介绍,之所以选择这个,就是想让学生们多关注国家地理和生态,从小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责任。
  在八(26)班,数学教师孟祥军在教授《中国古建筑赏析》课,台上讲得专注,台下听得入迷。
  “根据这一主题,我先讲15分钟,学生们看这方面的片子20分钟,最后5分钟进入自由发言讨论”。大学里选修《中国古建筑赏析》的孟祥军说,学生们都非常喜欢,这非常有利于排解他们学习数学的压力,紧张的情绪得到了有效舒缓。
  与此同时,该校高中部的话剧社正在排演《蜕变》。指导教师何军建介绍,该剧是根据学校里一个留守儿童的真实故事编排的,讲述了她的父母务工在外,教师们给予了无私关心和帮助,她得以健康、快乐成长并感恩的故事。
  “给学生一个舞台,他们就会还你一个精彩;给学生一次鼓励,他们就能创造奇迹。”郝云波的话让何军建深受启发。在与记者交流时,何军建禁不住坦言,确实要相信学生,要让他们在话剧的艺术小天地中觅到乐趣,要在发展兴趣与娱乐学习中找到自信。
  何军建透露,话剧社创办两年来,一直坚持走自编、自导、自演之路,目前已有二十多名学生加入,下一个剧本将根据学校教师原型,排演一组勤勉的教师群体。
  记者了解到,该校有舞蹈、绘画、书法、口语、器乐、手工、棋类、篮球、足球、羽毛球、礼仪、话剧、辩论、播音主持、电脑、旅游、动漫鉴赏等17个社团。
  “事实证明,我们开辟的第二课堂收效明显,它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生活,培养了他们全面发展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乐趣”。孙涛告诉记者,由于地域的原因,该校学生大都来自于农村,吃苦耐劳、坚忍不拔是他们的品格,他们不会等着“要我学”,而是积极“我要学”,这些第二课堂恰好满足了他们。
  值得一提的是该校还最大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活动的空间,如语文组开设阅读课、英语组定期举办英语角活动。同时,开设美术爱好班、组建了音乐歌唱团、创设体育健美活动等兴趣小组,并定期开展活动,生物、化学、物理实验室及语音室、微机室、图书室等都面向学生开放。

从希望之星、进步标兵、十大人物等个性化活动抓起

  4月24日下午,该校第五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文艺汇演暨“感动成效十大人物”颁奖典礼举办。
  “艺术节活动面向全体师生,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以震撼人心的《鼓舞》拉开序幕,以舞蹈、独唱、合唱、相声、乐器演奏等为基本内容,达到了人人能展示、班班有精彩,让学生真正体验到艺术教育带给他们的快乐,也充分展示了学生的青春风采”。时至今日,曾参与策划和组织该活动的校团委书记王升仍不能平静。
  王升说,除了精彩的文艺汇演外,穿插其中的“感动成效十大人物”颁奖更让人难以忘怀。“虽然都是身边的熟人熟事,可他们仍然直抵我的心灵”。
  记者获悉,该校每年都推出“感动成效十大人物”,其中教职工两名、学生八名,每次都精心组织事迹介绍和颁奖词。
  “成效中学最值得骄傲的就是这些积极主动、刻苦向学的学生们,他们才是成效中学独特校园文化的核心”。郝云波直言,经过梳理与积淀的文化已是成效中学的灵魂,并成为成效精神指导着各项工作的开展,影响着学生品德与个性的形成。
  除了“感动成效十大人物”的评选,还有 “希望之星”、“进步标兵”、“守纪标兵”、“卫生标兵”、“特长之星”、“最佳潜质奖”等,获奖面很广,尽可能让每个学生的特长得到最大发挥,也最大限度激发他们的竞争进取意识。
  王峰,该校物理教师,高一(3)班班主任。一谈起班里的学生,忍不住掉眼泪。
  5月14日晚,恰逢母亲节,王峰班的学生们自发设计了一场《感恩母亲》的主题班会。先是邀请了四位母亲代表发言,随后播放了一组名人的诗朗诵,接着三名学生讲述了“我和母亲的故事”,并通过王峰的手机向远方务工的母亲送上节日祝福,最后全班合唱《烛光里的妈妈》……
  “我被震撼了,我的眼泪再也忍不住。”说着说着,王峰再次泣不成声。“学生们太可爱了,他们这样的个性化活动远胜于千言万语。”
  “创建一流的学校究竟靠什么?其实有一个热爱教育、勤奋工作的校长只是基础,有一套制度固然也很重要,但学校的长远发展与超越,更需要有自己文化的积淀与支撑。”对此,郝云波认得很清。
  针对生源特点,结合社区实际,该校围绕“为国家分忧,为社会排难,为家长解愁,为学生铺路”的办学目的,制定了一整套的办学宗旨、目标和思路,形成了特色的精神文化、环境文化、活动文化和执行文化,并从师资队伍建设、高效课堂改革、特色教育实践、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整合、关爱留守儿童等方面入手,逐步构建学校人文教育体系。
   “老师好!”在该校的校园内,看到来访的记者,学生们总笑脸相迎并主动招呼,自然而真切。走进课堂,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场景随处可见。深入校园,“文化育人”的氛围直入人心,让人感觉不到半点杂乱和无序。
  行胜于言。成效中学素质教育风景独好。
  □本版配文图片由特约记者吴世杰摄

 设计活动,学生画出心目中自己的英雄
 班长组织同学叠被子比赛游戏,并指导与点评。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