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在贵池 激扬青春
07版:青年人物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330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7年06月16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330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创在贵池 激扬青春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张仲磊 发布日期:2017-06-16 11:23:09

  日前,池州市青年创业先锋评选活动结果揭晓,共评选出10名“池州市青年创业先锋”和10名“池州市优秀创业青年”。其中,由团贵池区委推荐的王清峰、刘宏、吴文勇、徐启德等四名创业青年获“池州市青年创业先锋”称号,方智、方盛军、章敏、舒凯丰等四名创业青年被评为“池州市优秀创业青年”。为了营造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本报选择该区部分创业青年的优秀事迹进行刊登。

王清锋:追风逐电 永不言败

  王清锋,安徽广远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2016年当选池州市浙商商会副会长,并获2016年“池州市第五届银行诚信客户”、“池州市第三届非公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
  从一个只有初中文凭的毛头小子,到一个敢于创新、追求进步的业界精英,平凡的王清锋用十几年的曲折经历成就了非凡的事业,实现了人生的价值,诠释出一段白手起家的创业传奇。
  20世纪90年代初,16岁的王清锋到池州市,他以经营工矿配件个体工商户起家,克服资金少、缺技术、销路窄等难题,主要从事销售厂矿电器配件,经过艰苦拼搏,取得了成功,积累了一定资金和经验。
  为了寻求更大发展,天性聪明的他开始琢磨自己开公司的点子来,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中国是民营经济迅猛发展的春天,在宏观经济向好的背景下,由浙江省宁波市、温州市等地生产的各种电器产品畅销全国。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他发现经营电器产品很有发展潜力,市场领域蕴藏着巨大的商机。90年代末,他成立了三信国际电器贵池总代理暨贵池三信电器经营部,经过多年的打拼,他对电器行业早已熟稔于心,游刃有余,再加上凭着做事的勤恳、务实,他已经积累了相当的人脉,建立了良好的销售网络。2004年,池州市三信电器有限公司应运而生。根据市场需求,开始组装低压成套配电屏柜等电器设备。为了加强与电力企业横向联系、多元化发展交流,2008年筹备成立了池州市广远电力工程安装有限公司,专门从事电力工程安装、维护、高低压开闭所、配电房业务代维等服务。重视加强与同行业、相关行业等领域企事业的沟通与对话,同时注重双方合作情感方面的交流,在科技、信息、技术、人力资源等方面加强合作,实现企业间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熟悉王清锋的人都知道,他不仅思路开阔,而且对自己要求非常高,且办事一丝不苟。从1992年开始办企业至今,经历过挫折与失败,但他并未灰心,靠着坚强的毅力,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一步步走向成功,企业越办越大。
  “梅花香自苦寒来”。王清锋所走过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相反,他的创业历程充满了荆棘,但他凭着顽强的拼搏精神坚忍不拔的毅力,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打造出发挥自身价值的事业平台。
  在王清锋看来,做企业要饮水思源,财富取之于社会,就要用之于社会,数年来,他积极服务青年就业,帮助政府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实现农民工本地就业,减少留守老人、儿童数量。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民转变成制造工人,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公司长年对口援助梅龙敬老院,每年春节前后慰问敬老院孤寡老人。捐助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尊老,助残,扶危,济困”是长期坚持的活动。希望通过大量的慈善公益活动让百姓更好地与企业文化理念的和谐统一。
  数年奋斗,终成正果。王清锋踌躇满志。在不断加快企业自身发展、努力为地方经济与社会进步作出贡献的同时,谱写自己辉煌的人生。

刘宏:蚂蝗养殖  另辟蹊径

  池州市贵池区牌楼镇佳山村的80后大学生刘宏是全村的骄傲,大学毕业选择了回乡务农。让乡里乡亲不能接受的是刘宏回乡务农不种粮食、不养鸡鸭,搞起了过去大家没见过的新项目——蚂蝗养殖。顶着大家不信任的目光,刘宏实现了自己年利润近百万元的蚂蟥养殖致富奇迹。
  刘宏是在上大学时发现蚂蟥这个好项目的。他在浙江省上大学的时候发现,当地人经常到田里捕捉野生蚂蟥出售,21世纪初的时候一千克蚂蟥能卖到一百多元,这个价格对于当时的刘宏来说十分有吸引力。“当时我问他们这是干什么,他们说是提取水蛭素的,治疗高血压和血管性疾病的。我现在感觉患高血压的人越来越多,感到养殖这个非常有前景。”刘宏总结道。
  大学毕业之后,刘宏一直想着这个致富商机。几次回家探亲,刘宏都有意识地对家乡的自然环境进行考察。他发现池州市的气候条件跟浙江省差不多。同时,随着野生蚂蟥的减少,蚂蟥的行情水涨船高。几次考量下来,刘宏就萌发了辞掉工作回乡创业的想法。但刘宏的这个想法还没来得及解释,就遭到了全家的反对。
  刘宏的母亲吴转菊说:“他好不容易考上大学,也找到一份工作,他爸爸是坚绝反对他辞职,我们都是在农村吃苦,你不要回来吃苦,结果他把工作辞掉了。”
  让刘宏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父母看到儿子如此坚决地选择回乡养殖蚂蟥,决定还是尽一切可能帮助他。2012年5月,在父母的帮助下,刘宏筹集了30万元在自家的几亩田里养起了蚂蟥。蚂蟥项目对技术要求很高,养殖过程中技术难关一个接着一个。车已上路,自己选的回乡创业路,面对全村乡亲关注的目光,刘宏咬碎了牙也得干出个样子来。
  通过两年的摸索,刘宏解决了水质调节、蛭种投放、饲料喂养、水鸟偷食等难关,积累了丰富的蚂蟥养殖技术和经验。村民对于刘宏的坚持都看在眼里,也在心里竖起了大拇指。村民朱邦强赞叹道:“一个大学生在这里这么实干,他不怕困难,没有被困难吓到,这让我感动。”
  蚂蟥养殖周期的一个收获季,刘宏养殖的蚂蝗长势喜人,产量达到六千多千克,实现利润八十多万元。首战告捷,刘宏终于露出了笑容。良好的收益让不少村民心动。
  从2012年的一亩试验田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刘宏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水蛭养殖难度大是业内公认的,同样的一片水田,今年能丰收,来年却未必。几年来,刘宏潜心钻研,不断改进水蛭的育苗、繁殖、投料技术和生长环境,逐渐掌握了一整套水蛭养殖方法,形成了自己的核心技术。由于他养的水蛭品质好、产量高,贵州省、浙江省、江苏省、江西省及池州市周边地方的养殖户慕名前去考察学习。
  在不断创新改进养殖技术的同时,刘宏还积极引用“互联网+”的销售模式,不仅创办了合作社专门网站,还准备推进产业化养殖。“下一步计划实行公司化经营模式,我提供资金和种苗、技术,聘请专业管理团队负责日常管理,把养殖环节交给养殖户。”刘宏说。

方盛军:在创业的蓝天里翱翔

  方盛军,池州市我爱我家房产经纪有限公司总经理。他当选池州市小微企业商会副会长、池州市青年企业家协会会员、贵池区青年创业者协会会员、贵池区政协委员。2016年,在防汛抗洪抢险救灾中,他带领公司员工在抗洪救灾前线奋战了三十多个昼夜,彰显了青年企业家的风采。
  七岁那年,方盛军的母亲病逝,让他稚嫩的心灵过早地懂得了人世的磨炼。高中毕业,他选择前往北京市,在一家房产公司当房产经纪。当时的他只有19岁。北漂的日子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起初,他没有正点吃过一餐像样的饭菜,没有舍得花钱坐过一次出租车,两条腿便是他丈量人生漫漫里程的一把尺子。他的住处是一间幽暗潮湿的地下出租屋,且在距离市区几十千米的郊外,到市区的工作地,每天行程近两个小时。
  工作刚起步时,每天走街串户的辛苦,年轻的方盛军倒不在意,只是如何突破自我和陌生人交流,对19岁的他来说是个难题。好在方盛军选择的是一家正规公司,有师傅们的真诚引领,有规范的系统学习程序,他很快释放了他本真的个性,领悟到了销售的真谛:最好的销售就是销售自己,当客户认同你的人品,也就认同了你的产品。
  销售工作的锻炼让方盛军完成了自我的第一次蜕变。从羞涩的孩子转变成侃侃而谈、热情洋溢、诚恳踏实的销售人才。在房产公司工作的三年,方盛军交到了许多各行各业至诚至真的朋友,销售业绩在直线攀升,深得公司领导的高度赏识与充分认可,同事们更是啧啧称赞与仰慕。
  2010年,方盛军凭着年轻血液里的那股冲劲,回到家乡池州市,创建了我爱我家房产经纪有限公司。
  没有独自执掌门庭经验的方盛军、一面学习临摹北京市的销售模式和管理理念,一面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经营思路和经营方式,不投机,不取巧,规规矩矩做事,诚诚恳恳做人,稳打稳扎,一步一个脚印。公司慢慢积淀和成长,从开始的一家门店发展到现在的九家门店,从最初的10名员工增加到70多名,从注册资金20万元增到现在的300万元。公司的业务不断看涨,可谓是风生水起,节节攀升。如今的“我爱我家”已成为池州市知名企业。方盛军认为,只有规范、诚信才是做企业的根基,这样的企业才有生命力。
  2016年,方盛军和几个有志青年创立了“方少爷”品牌的情怀面馆。短短两个月运行时间,面馆独特的健康理念、人文情怀风靡了江南小城。方盛军信心百倍地描绘着他的梦想:未来会以“方少爷”品牌为基点,以大健康、大情怀为基调,以池州市的生态环境为背景,为家乡打造出一个知名品牌,走向全国,创建出一个民族品牌,打开国际市场。
  2016年,池州市遭遇了一场洪涝灾害,方盛军想的是如何以自己有限的能力为抗洪救灾尽绵薄之力。他率领员工连续三十多个昼夜坚守在抗洪救灾最前线,让公司员工站成了一面旗帜。期间,方盛军组织员工深入抗洪救灾一线,积极捐款、捐物,慰问抗洪抢险武警官兵和受灾群众,把数以万元的钱物送到灾区老百姓手中。这年,他获“抗洪救灾优秀青年志愿者”称号。
  三十而立方盛军立志高远,年轻活力,奋发有为。也许,十多年的人生历程是前奏与滑翔,那么,等待他的便是一望无垠的蓝色天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