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向习爷爷说句心里话 新安青年公益骑行宣导文明 全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在淮南市落幕 青年要做共享文明的引领者
01版:头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326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7年06月09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326期  下一期
全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在淮南市落幕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张仲磊 发布日期:2017-06-09 15:44:23

五十件作品将代表我省参加全国赛

  本报讯  6月5日,第七届“挑战杯”安徽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闭幕式在安徽理工大学举行。团省委副书记李国阳,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蔡士祥,安徽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郭永存、校长王其东等出席。进入终审决赛的48所高校的领队、指导教师、参赛学生,及部分大学生代表共四百余人参加闭幕式。
  闭幕式上,李国阳代表竞赛主办单位讲话,他指出,举办“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旨在为广大青年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其根本目的是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浓厚氛围,对汇聚青年创新力量、实现青年创业梦想具有积极意义。他强调,要把人才效益作为衡量“挑战杯”成功与否的最重要标准,面向广大青年学生,做好各种形式的创新培育服务,对有潜力的学生及项目给予持续的关注、重点的支持和培养;要把组织学生参赛的过程作为创新教育的系统工程,注重内容创新,充分借助国家创新创业体系建设,实现高校与科研机构、企业之间的互动,更好引领高校学生投身科技创新事业;要把举办竞赛作为服务学生的一个契机,使之与大学生就业创业和科技成果转化结合起来、与帮助大学生学习知识、提高创新意识及综合素质结合起来。他希望,广大团员、青年要脚踏实地,投身创新创业实践,争做创新驱动的先锋,争做万众创业的表率,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建设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美好安徽伟大征程中奉献青春、贡献力量。
  据悉,第七届“挑战杯”安徽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自今年1月启动以来,全省高校积极响应,共有53所高校292件参赛作品参加省级复赛,160件作品进入终审决赛。经过紧张比赛,共评选出特等奖作品19件、一等奖作品31件、二等奖作品110件,其中特等奖、一等奖作品将代表我省参加全国比赛。安徽理工大学摘得本届竞赛的“挑战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11所高校获“优胜杯”。安庆师范大学等15所高校获“优秀组织奖”,滁州学院、铜陵学院、安徽新华学院获“显著进步奖”。全国比赛将于下半年在上海大学举办。

获奖选手在调试作品        □本报记者  李  东  通讯员  陈  彬/摄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