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湖区:传统文化的气息在校园蔓延 文化立校 百年育红 “三结合”成就经典诵读
09版:今日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323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7年05月24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323期  下一期
“三结合”成就经典诵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苏 锐 黄 娟 发布日期:2017-05-24 21:56:54

  芜湖市营盘山路上有这样一所被孩子们称为“彩虹学校”的小学,她聚镜湖水之灵气、携赭山之秀美,历经8位校长倾力耕耘50年;她“多彩、包容、创新、博雅”,以“镜以正身清白而直,湖不辞水故成其大”为精神追求,她就是芜湖市镜湖小学。

  “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是该校一贯的坚守,围绕“给孩子一个多彩的童年”办学理念,“铸造江城名校实力,实现镜小生态发展”办学目标,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根本,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为抓手,在前行中传承与创新,形成“科技镜小、书香镜小、绿色镜小”办学特色。学校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始终立于课程改革的潮头,积极实践“三元主体”教育思想,构建了“核心辐射”教育课程体系,着力打造学生的学校、教师的学校和家长的学校。
  经典诵读向来是我国的传统教学方式,从秦汉至清末,从私塾到学堂,熟读精思、口诵心惟一直是语文教育最基本的教与学的方式。近年来,国内外基础教育领域,也都对阅读,尤其是经典阅读,予以焦点式的关注和更高的地位。芜湖市镜湖小学于2013年将以《小学段国学经典读本整理(最终版)》为教材将经典诵读纳入了校本课程。
  与班级活动相结合
  将古诗文诵读贯穿于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中,以喜闻乐见、趣味横生的活动形式让学生直面经典、感悟经典。在每学期的学生活动中,该校设计了一系列与“古诗文诵读”有关的活动。有“走近古诗”的探究活动,通过研究古诗词的文学常识、诗人生平、写作风格、背景、创作故事等,来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有“我爱经典”的吟诵、演唱、舞蹈、情景剧表演等文艺活动,来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挖掘他们多方面的潜能;有以办与古诗词相关的板报、专栏、班刊,以及个人小诗集等形式,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古诗文诵读能力。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会唱的、会画的、会跳的、会诵的、会写的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最“亮”的一面。学生在享受“与经典为伴”的吟诵乐趣中,得到启迪与熏陶。在这样的培养训练下,学生们渐渐成了小诗人,互相引领一起走进诗的意境。
  与校园布置相结合
  当记者走在镜湖小学的校园时,明显感受到四周由书香形成的视觉冲击和精神陶养:校园走廊、橱窗上的名言警句,教室里悬挂的由学生书写的经典诗文等书法作品,浸润着学生的心灵;每天上午10分钟的配乐诵读,陶冶着学生的性情;红领巾广播站的诵读栏目,开拓着学生的视野;诗意盎然的班级,丰盈着学生的生命。
  与学科教学相结合
  一是与语文学科结合。让经典诵读与识字、阅读、表达相伴而行,并最大限度地融合到语文教学之中,作为语文教学的补充、拓展和延伸,实现语文教学与经典古诗文诵读的良性互动。如在识字中积累成语、在阅读中品读诗文、在习作中引用诗词名句等。二是与音体美等学科结合。在美术教学中进行诗配画、画配诗的创作实践;音乐教学中配乐吟唱古诗文或舞蹈;体育教学中将古诗文诵读融入武术、跳绳、踢毽子等活动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辅导学生编辑电脑古诗文小报等。三是与写字教育结合。将“书法”与“经典诗文”两件文化瑰宝加以整合式地开掘,让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深深根植于学生幼小的心灵,滋养学生的精神世界。每周的写字课上,师生共同书写诵读的内容,教师把集体诵读的篇目工整地抄写在黑板上,学生们在诵读本上临写。在书写中,他们更能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学生那或娟秀或刚劲的字迹,或独具个性的低吟,着实体现了他们对经典的喜爱。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