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志银:“专利达人”手握五十余项专利 唐天广:三尺讲台上的首席技师 孙仁柱:企业车间主任转行的职教教师
05版:优秀教师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323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7年05月24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323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谭志银:“专利达人”手握五十余项专利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程榕娟 发布日期:2017-05-24 21:50:33

  七年里,在平均周课时超20节的教学任务下,牺牲大量休息时间,潜心研究专利知识,六年获得五十余项各类专利,其中九项发明专利。有人说他爱折腾,有人夸他是“专利大户”。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专业课教师谭志银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深入教改,采用项目化教学
  一间理实一体化教室里,学生们正在工作台旁,或组装各种气动元器件,或记录数据,或讨论问题;教师,或观察学生实施任务进度,或答疑解惑启发学生,或验收任务记录结果,一切都井然有序。日前,在该校,记者见到了正在给学生上《气动传动技术》课的谭志银。
  “以前我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到期末时,学生却一脸茫然。后来没办法,只能找方法,改进教学方式。”走出教室,一聊到自己的教学,谭志银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回想初踏讲台时的场景,为了将枯燥的专业知识讲得深入浅出,他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各种能够提升教学水平的理论方法,集思广益,终于在2014年初完成了项目化教学设计工作。经过多轮教学实践和优化改进,目前,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等专业在进行《气动传动技术》课程教学时,均采用他设计的项目化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只有45分钟,学生若能积极利用好课余时间,学校的学习氛围将会更加浓厚”。他有意识地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积极观察每个学生的表现,将主动性高、求知欲强的学生组织起来,成立了气动学习兴趣小组,设计了相应的课外学习项目计划,深受学生喜爱。
广搭平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同事眼里,谭志银非常有想法,而且敢想敢做。从2012年开始,他主动承担起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经过他的多个创新讲座,学生们对专利知识、发明创造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技术创新意识,2014年,他先后组织并筹建了发明与创造协会、大学生科技发明协会,建立了科技类创新教育平台,并开展了大量的有关技术发明与创新方面的教育教学工作,基本实现了让每个会员都能参与一个技术项目研究的目标。同时,为全校师生举办多期“创新思维沙龙”专业主题讲座,指导四项大学生科研课题。在他的指导下,尹明庆、邹帅、徐超、苏运运、周围等学生先后获实用新型专利。
  为了让发明与创造协会能够长期化开展活动,他积极投身到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怡创学院的建设中,目前发明与创造协会的学生们正依托该平台,开展技术创新活动。
先学后教,把专利引入校园
  在2010年以前,专利,对学院教师来说是较为神秘的“新事物”。谭志银通过自学研究与外出学习,掌握了专利的专业知识,并在深入研究“蔬菜包搬运技术”、“外凸式渣土车灯牌技术”等专业技术后,先后获五十余项各类专利,其中9项发明专利。
  学成归来,他通过专利知识讲座、一对一技术交流等形式,把专利的神秘面纱一点一点揭开,切实把专利带到了师生的身边。在他的带动下,师生发明创造、申报专利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他成为校内“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典型。在他的带动下,师生从2010年的实用新型两件至三件、发明专利没有,到目前实用新型累积授权已超过260件、发明专利授权10件。自2015年起,谭志银被聘为学院专利联络员,通过该形式,实现了师生专利事务的全方位服务,进一步为师生普及了专利知识,提升了发明与创新氛围。近年来,他先后被评为滁州市优秀共产党员、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师德师风先进个人。

 
谭志银(中间)手把手教学生组装气动元器件    □通讯员  程  诚/摄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