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记者走进“余华小说阅读交流课” 校长寄语 文化梦旅 远足古城感悟家乡
02版:学生记者在行动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321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7年05月22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321期  下一期
学生记者走进“余华小说阅读交流课”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合肥市第八中学记者团 发布日期:2017-05-22 16:03:31

    合肥市第八中学高二年级“读好书·悦人生”系列公开展示课历时两周时间,文科和理科有五个班展示了本班最近的读书成果,同学们以积极的热情、创新的思路,向老师和同学们汇报了近一个时期读书的心得感悟,在全年级产生了巨大的反响。
    近日,高二(2)班同学一起分享展示了近期所读两本书,余华的《第七天》和《许三观卖血记》。
    这是一次思考的沉淀、思维的碰撞、更是自我成长的历练。“读好书·悦人生”让同学们从历史、哲学、社会现实各个维度去看待人生、拓展视野,增强了观察、思考、理解、判断的能力,是一次很好的精神升华。
    阅读交流课以同学们自制的一段视频短片开始,它展现了高二(2)班同学们平时的阅读课场景,阅读小组如何开展讨论,以及同学们埋头静读、专心做读书笔记的情景。
    第一个环节,同学们精心设计了模拟作家和读者的见面会。“作者余华”以访谈的形式娓娓道来自己的创作初衷、创作经历和心得。历时七年,一个作家的内心成长和蜕变、对艺术的精益求精地追求、对于创作手法的大胆尝试和改变……“作者余华”和中学生读者借这样的机会有了一次面对面零距离的对话机会。
    第二个环节,同学们以微型舞台剧的形式就书中的情景进行了再现,同学们将对书中人物的理解融入到了表演之中,既有书中人物的诙谐幽默,也有面对生与死的庄重和沉稳,赢得了同学和老师们的热烈掌声。
    第三个环节,“我思故我在”。同学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的问题和想法,“不动笔墨不读书”。有思考、会思考是阅读活动中一项非常重要的锻炼,只有提问,才能真正地理解作者蕴含在书中的意味,如余华为什么要选择“卖血”来构造许三观这个形象?许三观在书中多次提出卖血帮助家庭,可为什么当一切都在变好时,他还要尝试卖血?当他得知自己老了不能卖血的时候,精神却崩溃了,为什么?《第七天》中伍超卖肾给恋人鼠妹买墓地,最终抛下年迈患病的父亲,你内心对他的行为是否认同?《第七天》实际上反映的是社会上的一些现实,却没有写人们对黑暗的斗争,是否是一篇消极的小说呢?适不适合青少年阅读?大家围绕着这一系列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展现了同学们的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
    最后,在舒缓的小提琴声中,同学王龙昊配乐朗诵了他精心原创的散文诗,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了自己读《第七天》的理解和思考,同学们都沉浸在他感伤、优美又不失力量的意境之中,许多同学眼里噙着泪水,共同感受着“于灵魂深处倾听爱与生命之美”的小说深意。
    高二年级以“读好书·悦人生”为主题的阅读课展示课地划上了句号。系列课程让学生记者对于高二学生的阅读课活动有了更直观、全面的认识,我们欣喜地看到他们身上无穷的潜力,合肥市第八中学的阅读课会越来越好、异彩纷呈。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