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晨,加油 九年了 我们不曾忘记就好 一个五四红旗团支部的成长之路 让“一学一做”落地生根
02版:青年之声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320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7年05月19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320期  下一期
九年了 我们不曾忘记就好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安徽工程大学纺织服装学院2015级学生  发布日期:2017-05-19 14:38:03

本期“青年说”栏目刊登“子晨专栏”文章《九年了,我们不曾忘记就好》的节选

(节选)

  时间一晃,就是九年,九年变更了太多太多事物。当年的被泥石流淹没的废墟,如今高楼叠起,土地裂开的地方如今也没了痕迹。九年,足够让一个小地方没落,足够让一群人长大,也足够让一个城市崛起。2008年5月12日下午2时28分,中国四川省汶川发生8.1级大地震。
  九年前,汶川地震的时候,我上五年级,那时候的农村闭塞得厉害,男人们都出去打工,留下目不识丁的老人、女人和幼年的孩子,我们得知汶川地震的消息还来自我在学校听老师说。我记得大概是那天快放学的时候,老师说让我们回家跟爸妈要钱,我们要捐款,具体为了什么我根本没听清,我以为又是为了某个生了病的同学募捐,便回家跟母亲要了两元钱,第二天开心地带着钱去学校,捐钱的时候,我才发现了异样,同学们拿的都是5元、10元、20元的甚至还有100元的,只有我交了2元钱硬币。捐钱的时候,老师用诧异的眼光看我,同学们也小声议论,我在那一次窘迫得不得了,其实,五年级的我们已经有了深厚的家国情怀。
  募捐结束,老师在课堂上说汶川地震了,汶川人们的房子倒了,田也毁了,很多的孩子没有父母了,很多的父母没有孩子了,所以捐款少的同学可以回去和父母再要一些钱捐出去。我的同学们开始在下面窃窃私语,讨论起关于地震的事情,他们说起来的时候,似乎已经懂得了那些困境,我记得我们曾攀比过谁捐的钱多,很难想象,五年级不过10岁的我们,在灾难面前竟然那么有魄力,我记得我们说如果我们长大就好了,我们就可以去当志愿者或者解放军。那是我第一次对地震有了认识,它代表着毁灭和死亡,也知道了那意味着所有人的责任与担当。
  当我再回家的时候,家里的电视机已经铺天盖地全是关于汶川地震的新闻,“众志成城”几个字配上泥石流冲刷的城市,加上抗震救灾的解放军冒雨救人的场景,至今我还记得十分清晰,在那个悲怆的音乐里,我和母亲坐在小凳子上各自哭泣。
  ……
  今天,我们提起汶川地震,总觉得还不是那么遥远,明明没过多久就已经过了九年,当年懵懂的小学生转眼成年。当我们再次提起汶川地震,我们的记忆仍是会很清晰,只是在今天,我无意提起那些苦难,那些经历过的人定也不愿意过度的感念,那是太过痛苦的回忆,那天里所有的细枝末节都很清晰。今天,我们感谢解放军和志愿者;今天,我们感谢每一个中国人,每一个帮助过汶川的人,他们是众志成城下那块不可缺少的砖;今天,我们愿死者安心、生者坚强。
  九年,汶川你应该还好,九年,我们都还好。九年,我们不忘记就好。九年,生活继续就好。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