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画图策略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从陶行知教育思想论少先队员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语文教育中德育的渗透
13版:教海探航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306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7年04月19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306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语文教育中德育的渗透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阜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李天琪 发布日期:2017-04-19 15:49:17

    将德育融入语文教育中,从知识教化中感悟德育,做到有的放矢、科学育人是语文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本文重点分析德育贯穿于语文教育的独特性以及受教育者自身的特殊性,试图从德育存在的问题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入手,提出更有效、更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以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来促进语文教育中德育的渗透与落实。
    一、语文德育的独特性
    迄今为止,国家对学生进行的德育教育主要依赖于课堂。这是一种非常系统性的教育,是教师依据教学大纲已经规定好的教学目标,一板一眼、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的思想教育。然而,正是因为这种过于系统的、死板的、说教式的灌输方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感到枯燥、乏味,从而产生抵触的心理。如此一来,容易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而事实上,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学科自身的文化底蕴、传授方式的灵活性以及语文学科的特点,都是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乐于参与到教学中的有利条件。进而,端正他们的学习目的、培养他们良好的爱好、树立他们正确的观念、调适他们的心理、形成健全的人格并非难事。
    二、受教育者的特殊性
    随着素质教育的广泛推行与不断发展,现今的学生观要求教师全面理解学生的发展,“理解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具体关注的是学生的主动性、潜在性和差异性。教师要深刻认识到受教育者并非被动的接受者,他们具有能动性,是教学活动中独一无二的主体,可以自发的参与到教学中去。学生虽然幼稚、不成熟,却具有自己的独特性,相互之间存在差异。教师在领悟了新的学生观后,才会以新的视角看待他们,尊重和相信他们,承认他们个人的差异性,采取新的教育方式,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
    三、语文教育中德育的实施
    层次性  在进行德育的过程中,由于学生年龄阶段的不同以及个人所受教育、学习习惯的不同,会表现出德育效果的差异性。那么,教师要学会层次性教育,避免一概而论,引起学生情感的反逆。
    序列性  青少年时期,学生身心迅速成长,知识日益丰富,行为习惯、道德品格及思想观点逐渐形成,因此,德育应循序渐进、按部就班,由具体到抽象,从端正学生态度、养成良好习惯开始,逐渐向思想意识的更高层次发展。
    激发性  语文教育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以及教师的主导性。学生不仅仅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的主体。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课堂情景式教育,实现与学生内心世界的互动,激发他们真实的道德情感。
    实效性  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联系社会热点,并以之为德育素材,开展富有创造性的德育实践活动,以取得实效性。
    拓展性  语文教师需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以活动为载体,落实德育教育。比如,开展“经典诗文大家读”活动,帮助学生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举办“环保卫士”活动,培育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德育就好比一项工程,是塑造青少年美好心灵的奠基石,它具有难以预知的施工量,同时,又是一个潜移默化、需要精雕细琢的艺术品。而语文课程凭借其内容的丰富性、形象的生动性、情感的充沛性、易于让学生接受的独特性,成为德育教育独一无二的拓展平台。我们在语文教育中有针对性的渗透德育,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优秀文化、美好情感以及高尚情趣的熏陶,让学生未来的人生充满着生机与希望!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