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BN互联网电视杯”安徽省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中学)
08版:专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304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7年04月17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304期  下一期
“CIBN互联网电视杯”安徽省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中学)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17-04-17 10:38:51

    主办单位:安徽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安徽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 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安徽省教育宣传中心 安徽省教育信息咨询中心
    承办单位:安徽青年报社 安青网    协办单位:CIBN互联网电视

    答题须知 1.书面答题:填写答题卡(答题卡可复印)参赛。答题时,将所选正确答案在答题卡前面“○”内打“√”。学校统一将答题卡及集体参赛表邮寄至合肥市长江路419号安徽青年报社王浩淼收。截止日期为2017年6月30日。2.网络答题:网络答题分网页版与微信版,网页版答题请登录安青网点击“全省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活动”专题页面或登录安徽省教育厅官方网站参与网页答题;微信版答题在微信公众号搜索“CIBN教育”关注后参与答题。截止日期为2017年6月30日。

1.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作为中国传统节日及二十四节气之一,古人在清明时节以诗会友,写下了众多名句。以下哪一句不是描绘清明时节景象。(  )
A.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B.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C.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D.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2.建安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个辉煌的时代,曹操是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他的文学才能和政治才能、军事才能一样,在那个时代处在一个主导地位。其代表作《短歌行》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表达了作者对贤才的渴望。请问,“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最早出现在我国哪部古代著作中?(  )
A.《诗经》B.《论语》C.《楚辞》D.《史记》

3. 下列诗句描写的情景与季节对应错误的是:(  )
A.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春季
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夏季
C.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秋季
D.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冬季

4.对古今优秀文化资源的兼收并蓄,是习近平总书记语言的魅力之源。从李杜到苏辛,从孔夫子到毛主席,对经典诗词的精妙运用,堪称其中的“神来之笔”。其引用的名句按照创作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②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③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A.④③①② B.④②③①
C.③④②① D.②④③①

5. 魏晋时期人们突破了两汉以来儒学传统的束缚,进入了一个思想自由、人性觉醒、个性张扬和价值多元的时代。以下哪部作品典型反映了魏晋时期人们的精神风貌?(  )
A.《山海经》   B.《搜神记》
C.《世说新语》 D.《桃花源记》

6. 安徽自古就与山水人文、与诗歌风流有着不解之缘。“诗仙”李白曾在这里留下了诸多的佳作。请问“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的“桃花潭”位于安徽省的哪个市?(  )
A.宣城 B.铜陵 C.马鞍山 D.黄山


7.清代时安徽桐城形成了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派”。代表作家有方苞、刘大櫆、姚鼐等。下面哪一篇不属于桐城派的散文著作?(  )
A.《左忠毅公逸事》 B.《登泰山记》
C.《狱中杂记》     D.《湖心亭看雪》

8.古徽州人杰地灵、山川秀美,是文人雅士的精神家园。“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充分表达了对古徽州的向往与期盼。请问此句出自哪位大家?(  )
A.王实甫B.汤显祖C.马致远D.姚 鼐

9.安徽风景秀丽、人杰地灵,自古就与山水人文、诗歌有着不解之缘。以下诗句中哪一句描写的景色不在安徽境内?(  )
A.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B.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C.我家曾住赤阑桥,邻里相过不寂寥。
D.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10.“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唐代诗人高适的《别董大》一诗,是高适与董大久别重逢,经过短暂的聚会以后,又各奔他方的赠别之作。请问,诗人与董大分别发生在什么季节?(   )
A.春季 B.秋季 C.夏季 D.冬季

11.下列诗文中的人物对应不正确的是:(  )
A.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江州司马”是白居易。
B.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是范仲淹。
C.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我”是苏轼。
D.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妻子”是杜甫的妻子和孩子。

12.《庄子》由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的篇章,整理而成,善用寓言故事和比喻。以下哪个典故不是出自《庄子》?(  )
A.庄周梦蝶  B.庖丁解牛
C.鹏程万里  D.破釜沉舟

13. 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文化经典给不少作家提供了灵感来源,不少书名即从前人的佳辞名句化用而来。请找出其中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生若只如初见》——纳兰性德《木兰花令》
B.《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C.《在水一方》——屈原《离骚》
D.《子不语》——《论语》

14.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诗人在哪看到的景色?(  )
A.黄鹤楼B.岳阳楼C.鹳雀楼D.滕王阁

15.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该小令的作者是元杂剧名家。下面哪部是他的代表作?(  )
A.《西厢记》 B.《拜月亭》
C.《汉宫秋》 D.《梧桐雨》

16. 李元洛先生说:“美人之光,可以养目;智者之诗,可以养心。”古典诗歌闪耀着情感的智慧、审美的光辉,精粹名篇的作者往往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爱国忧民的思想、高雅的生活情趣、宏伟的政治抱负,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具有极大的启发。以下哪句体现了学习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  )
A.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无水大河干。
B.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C.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7.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写的是什么节日?(  )
A.中秋节 B.端午节
C.清明节 D.重阳节

18.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出自晚唐诗人杜牧的《清明》,这首诗成就了一个千古名村,此村也因留下了300多位诗人的作品而享誉盛名,被誉为“天下第一诗村”,请问此村是?(  )
A.西递村B.宏村C.渔梁村D.杏花村

19. 学生吴有最近学习遇到一些困难,情绪处于消沉状态。以下哪句诗最适合引导他重新振作?(  )
A.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B.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C.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D.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20. 李清照的词作《醉花阴》中有“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句,其中“黄花”指什么花?(  )
A.黄水仙 B.桂花 C.菊花 D.金银花

21. 徽州楹联以特殊的形式反映了徽州历史的发展和徽商的传承与风貌。在黄山市黟县西递村保留着的很多楹联匾额,在徽州特色方言的映衬下,更显得富有文化韵味。请对出“清以自修,诚以自勉”这则楹联的下联。(  )
A.两条正路,曰读曰耕。
B.饶诗书气,有子必贤。
C.敬而不怠,满而不盈。
D.得山水情,其人多寿。

22. 古人对年龄和寿命有不同称谓,如三十而立,四十不惑,那么米寿和茶寿各指多少岁?(  )
A.八十岁,一百二十岁;
B.七十八岁,一百零八岁
C.八十八岁,一百二十岁;
D.八十八岁,一百零八岁

23.下列名词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
A.布衣是对百姓的称呼,与之类似的还有黎民、庶民、苍生。
B.士大夫是指读书人,如《师说》中有“士大夫之族”一句。
C.公车是汉代官署名,因汉代曾用公家车马接送应举之人,后泛指应试的举人。
D.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如湖南的岳麓书院,徽州的紫阳书院。

24. 古人对一昼夜有等分的时辰概念之后,用十二地支表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恰好等于现在的两小时,和现在的时间对照,夜半十二点(即二十四点)对应的是什么时辰?(  )
A.辰时 B.午时 C.亥时 D.子时

25. 古人对别人谦称自己的父亲为:(  )
A.令尊 B.令堂 C.家严 D.家慈

26. 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提出了“施仁政”的主张,孟子的思想观点影响深远,下面哪一个成语和孟子无关?(  )
A.浩然之气 B.民贵君轻
C.厚德载物 D.揠苗助长

27. 古人常用“干支”纪年纪日,从一个月来说,有些日子有特定的名称,我国古代把每月的最后一天叫做________。(  )
A.晦   B.望   C.既望   D.朔

28. 电影《大鱼海棠》其创意是源自哪部古籍?(   )
A.《道德经》 B.《逍遥游》
C.《离骚》   D.《秋水》

29. 安徽,人杰地灵,名人辈出。下面哪个典故中涉及的主要人物不是安徽人?(  )
A.管夷吾举于士
B.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C.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D.大泽乡农民起义

30.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这么美的诗句是出自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下面的诗句不是出自于《诗经》的是哪一句?(  )
A.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B.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
C.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D.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1. 古人把二十八宿分为四组,分别用四种动物形象做代表:东苍龙、北玄武、西白虎、南朱雀,其中玄武又名(  ),是古代的神兽。
A.饕餮 B.貔貅 C.龟蛇 D.麒麟

32.一年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所以那天晚上叫(  ),苏轼《守岁》诗云“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A.七夕 B.除夕 C.上元 D.元旦

33.“天将小雨交春半,谁见枝头花历乱。纵目天涯,浅黛春山处处纱。” 诗句中提及到的是春天的哪一个节气?(   )
A.雨水 B.惊蛰 C.春分 D.清明

34. 明清科举主要有三场考试:乡试、会试、殿式。你知道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分别称为什么?(  )
A.举人、贡士、进士;B状元、榜眼、探花
C.解元、会元、状元;D.探花、榜眼、状元

35. 徽派建筑独具特色,下面哪一项不是徽派建筑的风格?(   )
A.粉墙黛瓦,马头墙
B.民居大多全封闭,没有天井
C.广泛采用砖、木、石雕为装饰
D.结构上多为坐北朝南,倚山面水

36.古代诗文中的“桑梓”一词,常用来指什么?(   )
A.木舟 B.住宅 C.树木 D. 家乡

37.古今常有人用哪四样事物形容“四君子”,来赞颂君子的清高品德?(   )
A.兰莲松菊  B.梅兰竹菊
C.梅兰松菊  D.松菊莲梅

38.你知道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中的“十二钗”,谁的年龄最小吗?(   )
A.巧姐B.贾惜春C.史湘云D.林黛玉

39.清代有位文学家曾撰写了一幅自勉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你知道这位文学家是谁吗?(  )
A.蒲松龄B.纪昀C.吴敬梓D.曹雪芹

40. 古时官员上朝时常手持一样工具叫“笏板”,你知道它的用途吗?(   )
A.用于装饰 B.代表身份
C.上奏所用 D.和其他大臣辩论所用

41.“酒杯”在古时有过很多名称,下列哪一项不是指代“酒杯”?(   )
 A.觞 B.樽 C.觥 D.箪

42.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此句极言黄山风景之奇美。那你知道黄山的标志性景观迎客松至今已有多少年岁了吗?(   )
A.300多B.500多C.600多D.800多
43. 下列哪句古诗文提到了安徽的省花?(   )
A.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B.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C.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又见杜鹃花。
D.绝代只西子,众芳惟牡丹。

44. 下列古诗中出现过的名胜古迹中,哪些都属于安徽省?(   )
A.霸王祠、琅琊山、寒山寺         
B.采石矶、齐云山、包公祠
C.敬亭山、洞庭湖、湖兰亭         
D.天柱山、香积寺、褒禅山

45. 在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里被叫做“水底羊”,江湖上人称“母猪壳”“淡水老鼠斑”,这种食材经过腌制数日却能成为桌上最畅销的佳肴,在徽州最为有名。下面那句古诗文提到了这种美食?(   )
A.米酒汤圆宵夜好,鳊鱼肥美菜苔香。
B.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C.兰溪三月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D.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46.古代男子到了一定年龄之后,要举行弱冠之礼,以示成年,可以担起重责。那么,你知道古代男子是在多少岁时要行弱冠之礼吗?(   )
 A.16 B.17 C.20 D.22

47. 杜甫笔下“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说的是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中的哪一位?(   )
A.西施 B.貂蝉 C.王昭君 D.杨玉环

48.唐朝诗人杜牧笔下的“阿房宫”相传是被谁一把火烧掉的?(   )
A.张良 B.刘邦 C.项羽 D.萧何

49. 《水浒传》中描摹梁山好汉108位,下列选项中人物和绰号对应不正确的是(   )
A.宋江—及时雨 B.李逵—豹子头  
C.柴进—小旋风 D.王英—矮脚虎

50. 在先秦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派别中,儒家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下列人物哪一个不是儒家代表人物?(   )
A.墨子 B. 孔子 C. 孟子 D. 荀子


答题卡
       市        县(区)  学校:                 
班级:        姓名:          家长电话:          
 1.○A   ○B   ○C   ○D
 2.○A   ○B   ○C   ○D
 3.○A   ○B   ○C   ○D
 4.○A   ○B   ○C   ○D
 5.○A   ○B   ○C   ○D
 6.○A   ○B   ○C   ○D
 7.○A   ○B   ○C   ○D
 8.○A   ○B   ○C   ○D
 9.○A   ○B   ○C   ○D
10.○A   ○B   ○C   ○D
11.○A   ○B   ○C   ○D
12.○A   ○B   ○C   ○D
13.○A   ○B   ○C   ○D
14.○A   ○B   ○C   ○D 
15.○A   ○B   ○C   ○D
16.○A   ○B   ○C   ○D
17.○A   ○B   ○C   ○D
18.○A   ○B   ○C   ○D
19.○A   ○B   ○C   ○D
20.○A   ○B   ○C   ○D
21.○A   ○B   ○C   ○D
22.○A   ○B   ○C   ○D
23.○A   ○B   ○C   ○D
24.○A   ○B   ○C   ○D
25.○A   ○B   ○C   ○D
26.○A   ○B   ○C   ○D
27.○A   ○B   ○C   ○D
28.○A   ○B   ○C   ○D
29.○A   ○B   ○C   ○D
30.○A   ○B   ○C   ○D
31.○A   ○B   ○C   ○D
32.○A   ○B   ○C   ○D
33.○A   ○B   ○C   ○D
34.○A   ○B   ○C   ○D
35.○A   ○B   ○C   ○D
36.○A   ○B   ○C   ○D
37.○A   ○B   ○C   ○D
38.○A   ○B   ○C   ○D
39.○A   ○B   ○C   ○D
40.○A   ○B   ○C   ○D
41.○A   ○B   ○C   ○D
42.○A   ○B   ○C   ○D 
43.○A   ○B   ○C   ○D
44.○A   ○B   ○C   ○D
45.○A   ○B   ○C   ○D
46.○A   ○B   ○C   ○D
47.○A   ○B   ○C   ○D
48.○A   ○B   ○C   ○D
49.○A   ○B   ○C   ○D
50.○A   ○B   ○C   ○D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