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通讯员 朱子丹 发布日期:2017-04-14 21:37:30 |
黟县渔亭镇 近日,在黟县渔亭镇下阜村的王东升家猪圈里,邻村的朱涌峰正在为患病的猪仔配置药品。今年35岁的朱涌峰毕业于池州农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几年前他辞去了在浙江省宁波市的高薪工作,回乡带动乡亲们饲养獭兔。在渔亭镇,朱涌峰许多投身精准扶贫、带动乡亲致富的年轻人的一个缩影。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渔亭镇党委、政府发现,一方面,农村党员干部年龄老化,后备力量薄弱;另一方面,党组织第一书记完成任务后陆续撤离,大学生村官服务期满也将离开。要进一步深化、巩固精准扶贫的成果,当前农村急需一批有能力的带头人。
不久,镇上的干部就找到了朱涌峰,“你家的獭兔生态养殖产业搞得很好,也确实很忙。但作为村里出来的大学生,组织培养出来的党员,你愿不愿意为乡亲们共同致富做点事情?”听说了镇里的想法和规划,朱涌峰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下来。
“扶贫的事确实担子重、责任大,如我们考川村中年轻人都外出了,土地荒废了,贫困户是各家有各家的难处,各式各样的”。朱涌峰说,他结合贫困户大多缺乏劳动力的特点,利用自己的养殖特长和销售网络,带动一些村民参与到獭兔和家禽养殖中,免费为有需要的村民开展技术咨询和培训。去年,朱涌峰自家獭兔存栏三万余只、年出栏量两万余只,常年聘请贫困户、残疾人等弱势群体七人,季节性临时用工一百余人次。同时,带动了周边农户养殖业的蓬勃发展。
用好本土人才,做好精准扶贫,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渔亭镇还积极探索了一系列的做法。在全镇上下,以村、组为单位,对大中专毕业生和外出成功人士进行全面细致的摸底调查,建立本土人才库。镇和村干部通过QQ微信联络、登门拜访父母亲友、直接和本人电话联络、座谈联谊等多种形式,进行“点对点”动员。同时,将产业扶持、优惠待遇等各项政策打包,以“大礼包”形式送户上门。并通过贴身服务、跟踪管理的方式,提供“保姆式”创业扶持。
如今在渔亭镇,每个村基本都有一两个本土人才回村创业或进入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班子。一支“不走的脱贫工作队”已然初步成型。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