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从彬:“勤政亲贤”的第一书记 滁州市“12355”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我省促进残疾人就业“十三五”实施方案颁布 2017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高校培训师交流会在肥落幕 全国青联负责人就全国青联改革答记者问
07版:江淮团讯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293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7年03月24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293期  下一期
张从彬:“勤政亲贤”的第一书记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通讯员 麦田 本报记者 谢婷婷 发布日期:2017-03-24 10:26:39

  “我是农民的儿子,我更是一名党员。党组织把我安排到王寨村,我就要为村里的群众出主意、想办法、解决实际困难”。2016年12月, 张从彬被授予“安徽省优秀选派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长)标兵”。
  利辛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张村镇王寨村是利辛县90个重点贫困村之一。2014年,亳州市委组织部的张从彬被选派到王寨村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到村后第一件事就是揣上一个笔记本,里面有全村所有党员的名字和通讯方式,他和每一名党员交流,虚心听取建议、意见,短短半个月基本掌握了王寨村贫困落后的原因。充分了解村情后,张从彬及时向镇党委汇报,组织召开全村党员大会、群众大会,进行换届选举,一个极具战斗力、凝聚力的王寨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班子诞生了。
  2016年“七一”前,他协调1.2万元慰问老党员和困难党员24名。争取上级支持,积极推进村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筹集58万元新建村党员活动室,为党员活动室配备2.6万元的桌椅和其他办公用品,从市直属单位协调1400本科技书籍送给王寨村,通过学习科技知识,增强村民发家致富的能力,提高村民的“造血”功能。支持老党员创办“党员志愿者书屋”,张从彬送给“党员志愿者书屋”100本书籍,全天免费对党员、群众开放。
  张从彬把为村民办实事谋福利作为自己的工作职责,自到王寨村任职以来,为村民办了很多实事,获得了村民的一致好评。村民因为宅基地、沟塘地边发邻里纠纷,如果不及时处理,往往会激化矛盾。张从彬公平、公正地为村民做好调解。为解决村民出门难的问题,张从彬协调争取项目资金35万元,修建村级道路。澡塘庄贫困户任大东的爱人患胰腺癌长期卧床,她非常渴望有一把轮椅和便携式坐便器。张从彬知道后,就到市、县残疾人联合会协调,县残疾人联合会只有轮椅没有坐便器,他自费买一只便携式坐便器送到任大东家中。大马庄村民马连华已八十多岁,为儿子治病花去很多钱。儿子去世后,没有房子就在侄子的墙头搭建一间茅草房。张从彬知道后,协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申请危房改造,找人垫资为马连华建三间砖瓦房。此外,他协调团市委为14名王寨小学留守儿童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人送去一份“冬日暖阳”大礼包。张从彬关心小学生眼睛健康,积极向团县委争取项目,将王寨小学教室内的照明灯全部免费换成LED灯。
  张从彬始终坚持发展经济、服务群众。他想方设法引进落地发展项目——利辛县良星清真食品有限公司。在公司创办过程中,他驾驶私家车跑亳州、上利辛,争取市、县民族宗教部门支持。公司建成后,既为村里的农副产品找到了销售渠道,又实现了村民和穆斯林兄弟在家门口就业,促进了民族团结。张从彬通过多方协调,筹集45万元为王寨村免费建成了一座60KW光伏发电站,现已并网发电,村集体年收入6.5万元。争取项目资金支持,2015年为35户贫困户每户建一座3KW光伏发电站,2016年为80户贫困户每户建一座3KW光伏发电站,现已并网发电,电费打卡发放,贫困户每户年收入3500元。
  “贫困户实现脱贫、村实现出列是当前王寨村的中心工作、头等大事,也是组织上交给我的光荣而艰巨的政治任务。”工作中,张从彬始终把贫困户、五保户、残疾人、留守群体当作自己的重点关注对象。终把脱贫工作抓在手上、放在心中,谋定后动,精准发力。两年多来,他积极协调市、县、镇三级部门,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两千六百多万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修建道路、广场、桥涵、机井,进行农网改造、雨水污水管网和村村通自来水建设。张从彬把王寨村当成自己人生的第二故乡,而他的真情付出让村民们看在眼中、记在心底。2016年10月11日,村民代表李华良、于跃明等自发给张从彬送上一块“勤政亲贤”的匾额。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在他看来,王寨村民送的这四个字是对他最大的褒奖,比起任何荣誉都珍贵。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