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新教师打造“私人订制”的成长课程 浅谈班集体建设在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中的有效性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注意力 如何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
13版:教海探航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292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7年03月22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292期  下一期
浅谈班集体建设在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中的有效性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和县历阳镇第三小学 赵 霞 发布日期:2017-03-22 13:37:24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简单的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这句话精辟地揭示了教育在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尤其对小学生来说,是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成长奠基的时期。小学生年龄小,自觉性差,再加上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行为懒散,惰性大,要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是要靠老师们长期、细心地训练逐渐养成的。
    一、建立班级管理制度,规范言行
    俗话说:“绳以规矩,始成方圆。”对于一个班级的管理来说,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制度是很难想象的。在每学期的开学之初,我首先和学生们在认真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大队部的《文明班级评比细则》,针对本班实际情况,召集学生共同制定班级各项规章制度,如晨、午检制度、值日生工作制度、早读制度、路队制度等,还公布了班级纪律考评细则和卫生的评价标准和要求等,增强班级成员的集体荣誉感,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
    二、发挥班干带头作用,以点带面
    俗话说:“十个手指有长短。”那么,一个七八十名学生的班级,学生的差异性、数量众多所带来的管理困难是可想而知的。光靠班主任一人管理那肯定很难,所以我充分发挥班干部的管理才能。班上所有班干部都是同学们结合他们的学习情况和平时表现民生选举产生,对不合民意、不负责任的班干部要及时淘汰,快速更换。每月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以便找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正。在班级中充分发挥班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用班内先进的人和事来教育学生、影响学生,以点带面,逐渐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鼓励班干部要敢于管理班内事务,做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形成良好的监督体制。
    三、成立帮扶互助小组,面向全体
    班级学生过多是班级管理难的主要因素,为此我思考着怎样化大为小,化整为零。于是在班级中我尝试把整个班级分成若干个小组,以六人为一小组,好中差结合,每组推选一名小组长,具体负责小组成员平时的学习和纪律,学习上互相协作,互相帮助,纪律上互相监管、互相约束。座位安排以小组为单位在一起,每个小组编上号,平时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努力达到共同提高、共同进步。每月评出三个优秀小组,进行表彰,并向其他小组推荐他们的先进经验,形成了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活学生
    小学生年龄小,天性爱玩,我给他们充分玩的时间。大课间活动没有特殊情况,从不占用。我利用学校发放的体育器具和他们自带的活动用具,编排好小组,安排好内容,让他们有秩序地去玩。另外,我结合学校活动安排,在班级中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周周有内容,并张贴上墙,让学生在开学初就对整个学期的活动安排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早作准备。
    五、强化学校协调配合,共同教育
    “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我平时注重定期和不定期与家长联系,针对学生具有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形成原因进行分析,让家长知道自己在接下来一段时间该如何去做,然后和家长制订一些方案。对于留守儿童,家长不管多忙也要定期给孩子打电话来沟通交流,不让孩子感到孤单。家长对孩子的作业要及时检查和指导。学校和家长之间强化沟通,互通信息,协调配合,共同管理,将孩子形成的丑陋习惯扼杀在萌芽状态。
    建设优秀班集体,让班级体充满活力,充满积极进取的氛围,让班集体成为每位学生温馨幸福的精神乐园,促进每位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建设优秀班集体,对小学生进行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规范他们的日常行为是重要而有效的。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