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新教师打造“私人订制”的成长课程 浅谈班集体建设在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中的有效性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注意力 如何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
13版:教海探航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292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7年03月22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292期  下一期
为新教师打造“私人订制”的成长课程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合肥市逍遥津小学金都华庭校区 程鹏军 发布日期:2017-03-22 13:37:07

    有人说:提升学校品质,教师是根本;也有人说:教师,是学校发展第一生产力;还有人说:学生的幸福成长,关键在教师,无不体现了教师在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性。因此,我们也经常看到学校为老师们精心设计各种成长平台,可为何达不到预期的最佳效果?面对教师发展,能否多搭建“接地气”的学习契机,成为了摆在学校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我所在的学校,是2012年建成的新学校,新教师的培养,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个任务。于是,我们结合教师阶段发展特点和需求进行“量体裁衣”,为年轻教师成长私人订制了“1+2课程”。“1”是指“专业技能课程”,“2”是指“教师阅读课程”和“项目化管理课程”双轮驱动,助力教师成长。
    一、开设两个“四课”,满足不同阶段教师发展需求
    第一个“四课”,是为刚入职的新教师设计的。(1)开学第一课:开学前,邀请有经验的教师现身说法,分别从师德、教学和信息技术应用三个维度进行实践培训,让新进教师尽快融入角色;(2)业务体检课:十月份,举行新教师的亮相课,问诊把脉,给出成长建议;(3)伙伴成长课:启动教师“伙伴计划”,共研共进;(4)评比课:学期末,开展“评比课”,给老师们加油鼓劲。第二个“四课”,是为入职一年以上的新教师设计:实施“四循环跟进课”活动,即结对伙伴听评课——全员公开课——名师指导课——教研员把脉课。
    四课的开展使得老师们的课堂教学能力得到了普遍提升,应该说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有两个问题隐藏其中:教师个体发展与全面发展之间的冲撞;当下与未来之间的冲突。于是,我们提出:让每位教师做最好的自己。并通过双轮驱动课程,助力教师成长。
    二、双轮驱动课程,让教师走向自主发展
    现实中,让老师们读书,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如何让全体老师都能乐于读书,去提升自己?我们改变一贯做法,把教师阅读交流作为突破口。第一步:定期赠书。开学初,校长赠书赠言,重点解决书的来源和书目统一的问题。第二步:开设共读课。每周三上午“师生共读课”,让老师和孩子们共同沐浴书香,确保老师们有了保底阅读时间。第三步:开设“金都教师讲坛”,把教师推到舞台中央。每位教师读完书,不需要提交任何材料,只要主讲一期讲坛,与大家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面对200多位家长和同事,许多默默无闻的教师也走上了主席台,成为了主角。两年来,全员参与式团队管理,不仅解决了新校区人少事多的矛盾,更激发了每位教师的工作热情和潜能,很多新举措、新想法都源于项目部老师们的问题意识和集体智慧。更为重要的是,老师们在一次次策划组织活动中,从学科教学,走向了学科教育,从教学成长走向教育成长,每一个都在努力走向最好的自己。
    人们常说: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才能走得远。面对教师成长,需要学校管理者多一些换位思考,多一些“倾听与追问”,处理好种子教师培养和教师群体专业素养提升的关系,学会发现教师身上的闪光点,倡导自觉成长,鼓励教师们“各美其美”,做最好的自己。相信,长此以往,教师发展新路径就会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