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邱县:打响教育均衡发展“大会战” 肥西县: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成效显著 图片新闻 校园简讯 市县资讯
07版:市县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292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7年03月22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292期  下一期
霍邱县:打响教育均衡发展“大会战” 肥西县: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成效显著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17-03-22 13:16:59

   本报讯 霍邱县是我省最后一批迎接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的12个县(区)之一,距省、六安市评估不到3个月时间,10月底前将迎接国家验收,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已经到了攻坚拔寨、奋力冲刺的关键阶段。面对种种困难和考验,该县政府积极应对,全面打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检攻坚战。
   霍邱县是农业大县,也是人口大县,更是教育大县,为了确保布局调整后的372所公办学校、42所民办学校和1所特殊教育学校全部达到验收标准。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解决方案,部署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分工,并于3月5日召开了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组成员会,确定工作方案。
   3月10日,县政府召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推进会,乡镇(开发区)和县教育局等28个相关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全面落实工作任务,打响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大会战”。会上,县委副书记、县长段贤柱要求各乡镇(开发区)及各相关单位要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开绿灯、办实事;倾力支持,提前介入,抓好过程监管,防止在工程竣工验收时出现差错。
   “我们全社会都要重视教育、尊重教师,我们都是教师教出来的,现在你当官了,把学校忘了,这就是忘本,没有良好的教学环境,没有教师的精心呵护,能有你今天吗?我当选县长后,第一件事情要抓的就是教育,功在当代、利在子孙的政绩工程,我们要给子孙创造一片蓝天。”这是段贤柱在会上说的动情一句话。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近两年,该县对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投入从来不含糊,仅城区学校布局调整就投资近10亿元,不含前期土地征用和拆迁赔偿款项。这确实超越了县级财政的支持能力。全县义务教育学校装饰整修和附属配套工程通过前期预算,大约需要3.5亿元,全部委托县城投公司负责融资,以保障城区教育规划发展客观需要。
   目前,有近200个施工单位正在义务教育学校紧张施工,绿化、美化、硬化工作均在按部就班地进行。县政府要求,3月15日前完成校舍装饰整修和附属配套工程的招投标工作,3月17日前,各乡镇(开发区)要全面完成征地任务;4月20日前,各施工单位要全面完成工程建设。
          □通讯员 潘光华

   本报讯 2016年以来,肥西县高度重视教育扶贫工作,紧扣“两个率先,一个晋升”的工作目标,以“不让一个孩子因为贫困而失学”为宗旨,认真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调查摸底工作,科学部署,精心组织,采取超常规措施,实施资助、减免、培训、服务等政策组合拳,创新思路方法,精准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健全学生资助体系,提高资助标准,确保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2016年,资助高中学生8764人,发放补助经费963.28万元;为6168名贫困寄宿生打卡发放生活费补助385.5万元;为1938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补助路费和生活费178万元,为495名在校大学生申请受理助学贷款359.24万元;争取社会捐助资金34.1万元,资助学生167名。
   出台学生营养早餐、学生交通费、高中学杂费和公办、民办幼儿园保育费优惠减免政策,共有3000人享受免费营养早餐,208名学生免收校车交通费,326名学生免收学费、住宿费32.6万元,1010名幼儿减免保育费60.6万元。
   以乡镇农业技术学校、社区大学、县职业教育中心等载体,多形式开展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全年共组织八千多名农民开展技能培训。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做好就业保障服务,共为1000名中职生提供就业渠道,就业率达98%以上。
   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指标到校生85%优先安排到贫困地区乡村学校,优质公办中小学、幼儿园优先接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不足200人的完全小学和初级中学,按200人核定公用经费,共对53所不足200人学校补助公用经费710.5万元。特殊教育学校、随班就读生均公用经费在省定6000元基础上提高到7000元。实施师资保障,统筹安排城镇中小学教师成立支教服务中心,实施名校和薄弱学校在线课堂,加大职称倾斜,加强师资培训,不断提高重点贫困村学校教师素质和能力。
   实施全面改薄计划,大力推进中小学薄弱学校改造,功能教室、信息化设施设备配齐、配足,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全面达标,以全省第一的成绩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评估认定。名师工作室在薄弱学校挂牌,实施结对帮扶,全面提升农村教师的专业技能。
   以中华职业教育社、县职业教育中心为主体,开展贫困人口培训,实施送培送教,提升造血功能,帮助贫困户找准脱贫路子。学校开展大家访,组织志愿者深入到贫困户,全面掌握贫困户家庭及子女受教育情况,了解学习需求,落实专人辅导,帮助学生提振信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马志好 林兴勇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