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类特色专业毕业生就业不用愁 基层医院成医药类毕业生择业新去向 带着160个问题去学习
06版:高校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292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7年03月22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292期  下一期
带着160个问题去学习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程榕娟 实习生 陈钰 发布日期:2017-03-22 13:22:29

  (上接第一版)
  消化吃透 首本职业生涯规划教材即将出版
  从上海市考察回来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谭松林就一直没闲着,她将考察期间记的笔记反复地分析、揣摩,思考着如何更好地运用到自己的课堂。即便是春节期间,她也没有放松,与同事们加班加点地编写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材。
  据谭松林介绍,在应对2018年新高考,该校一直以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为突破点,不仅成立了生涯规划学习团队,还多次组织团队远赴北京市、上海市、浙江省等地调研、交流。围绕生涯规划课程构建、师资培训、生涯规划教材设计等诸多方面集思广益。
  “目前,这本教材已经编得差不多了,5月就能印刷出来,9月开学后,新入学的学生就能人手一本”。谭松林说,学校将从今年秋季入学的学生开始试验,通过数据分析,看哪些学科更受学生欢迎,三年后选择高校专业时衔接更有效。
  除了谭松林,其他考察组成员回来同样忙着吃透、消化。目前,教务处已联合信息学科教师尝试着在高一年级七百多名学生中组织选课,3月15日上午,截至记者采访当天,已有310多名学生完成了选课,从数据反映来看,物理、生物、化学、历史等科目选择的学生数基本持平,维持在48%到51%,没有出现哪门课程“遇冷”或“爆热”的现象。
  许超说,目前学校仅是安排学生在上计算机课时在教师的指导下选课,预计到下周,所有学生都会完成选课,到时学校会把数据反馈到上海市的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让对方帮忙排出初步的课时表。“到时每门课有多少学生选、开出多少班、一周上多少课时、总共需要多少教师都会一目了然,这样的话,在新高考来临时,我们需要多少教师,就能做到心里有数”。

问题摘录
  问:新高考背景下,如何实行走班教学?
  汪涛答:这次上海之行去了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同济中学和风华中学,这三所学校规模都不大,但在走班教学实践方面各有特色。晋元高级中学“学会选择,主动学习,卓越发展”的办学理念和“套餐式课程,走班制运作,学分制管理”的教育模式是该校的办学特色。目前,这所学校三个年级都开展走班教学。高一走班侧重拓展课和研究课,重在学生的全面发展;高二走班侧重基础型课程,重在突出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学科教学的层次性和差异性。高三探索走班自修模式,根据排名将学生进行分层,因材施教。
  同济中学探索出一个既遵照新高考改革精神又符合学校实际的选课走班方案——“三固二定一走”模式,其中“三固”即全体学生的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学科固定;“二定”即本班学生在三门选课中的两门不走班。根据学生的选课意愿,以语文、数学、外语加二选课作为行政班组班框架;“一走”即第三门选课作为全员走班的一门学科。该模式的优点是对于每个学生来说,走班只需要一门学科,更利于学校的管理和评价,也有利于确保学生上课相对稳定,从而提高学业成绩。
  风华中学是全国首批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之一,在全国率先研发了“学生生涯发展规划信息平台”。该信息平台包括三大板块:生涯能力发展平台、生涯方向测量平台、生涯学习选择平台。该平台可以结合学生职业兴趣测试结果与实际学业水平,自动生成“模拟志愿建议表”,为学生和家长填报志愿提供具体的参考建议。
  可以说,新高考带来了高中学校育人模式的变革,从实践上促使更多的学校走特色化、多样化之路,而不是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千校一面”的局面。我们在考察学习中发现三所学校在走班教学的实践上有很多相似点,都立足校情,突出自己的特色。目前,我们学校已经确立了未来三年的总体规划,即以课程体系的完善为主线来带动学校的整体发展,努力探索构建成长性德育课程、主题性实践课程、多元性特长课程、选择性拓展课程等自主选择、分层学习的课程体系。
  问:新高考改革后,职业生涯规划课将如何开设?
  谭松林答:一直以来,我们学校坚持“立足核心素养,引领终身发展”的价值定位,所以从去年开始,学校就迅速开启了新高考形势下生涯规划课程的探索道路。结合之前的多次外出学习,目前,学校以生涯规划教育目标为核心,构建了德育渗透、生涯规划课程、素质拓展“三位一体”的生涯规划工作总格局。
  首先以德育工作为抓手,以各学科课程实施为主体,充分发挥德育教育的渗透力量,深入挖掘各学科领域和教材中的生涯教育素材。根据生涯规划目标设计独立的德育宣传栏、开设心理课堂、生涯规划主题班会、职业测评活动等,以帮助学生发现“我的兴趣”、“我的特长及职业倾向”等,树立生涯规划理念。
  同时,开发生涯规划特色课程,编订生涯规划教材,成立专业生涯导师队伍。在研究、开发生涯规划课程中,统一教学设计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更依据高一、高二、高三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所侧重。高一年级注重学业发展规划,高二年级启迪职业能力规划,高三年级则重点培养生涯决策能力。目前,职业规划教材一初步成型,后期还将组织专家队伍对教材进行再打磨,力求呈现兼具艺术性和实用性的高质量课本。在德育队伍上先期重点培养以班主任、生涯导师、心理教师为首的“先锋部队”,后期动员全体任课教师甚至家长参与学生生涯指导,形成积极开放的生涯规划氛围。
  最后,以素质拓展第二课堂即社团工作为平台,为生涯规划课程教育的持续推进助力。社团进一步成为学生施展才华、展现自我的舞台,让学生从中发现自我,自主自信。下一下还将在生涯导师培训考核方式、学生学习效果测评等方面做进一步探索。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