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160个问题去学习 感受春天 本报作品《平凡如歌》广受好评 从钱学森之问到潘刚之问
01版:头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292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7年03月22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292期  下一期
本报作品《平凡如歌》广受好评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韦玉柏 发布日期:2017-03-22 12:58:48

引发英雄教师朱长海妻子等多人撰文评述及多家网站转载

  本报讯  3月1日,本报第一版头条刊发了追记六安市第一中学青年教师陈盛的《平凡如歌》,并配发了记者手记,该文见报后,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与好评。
  陈盛生前是六安市第一中学高二选修(2)班班主任,并兼代三个班的语文课,在上学期期末考试监考时,陈盛感觉胃部疼痛,坚持考试结束后才去了医院,谁知一经确诊竟是肝癌晚期,不到一个月,医治无效与世长辞,永远离开了他心爱的学生和讲台,永远定格在了36岁的青春。
  大别山花凝血泪,淠河流水爱作声。从陈盛的匆匆辞世,到本报推出的长篇报道,一个多月来,熟悉不熟悉的人们说起陈盛时,声音依然哽咽,眼睛依然湿润。
  “有一种爱,无言,无私,无畏,那就是老师。我是六安市第一中学的毕业生,与陈盛老师并不相熟,从《平凡如歌》中得知陈老师的事迹。正如文章的名字,老师其实是谱写者,他用毕生的精力将我们这些独立的音符写成一首歌,而他,即使逝去,也将最动听的曲子永留人间”。安徽大学历史系辅导员陈雅珺告诉本报记者,读着读着禁不住流下眼泪,自己一定以陈老师为榜样,努力学习陈老师的为人与为学,干好本职工作。
  “太感人了,平凡的陈盛确实壮美如山。”安徽六州书院院长汪海清第一时间读罢本报关于陈盛的文章后,向本报记者表示,“这个时代非常需要像陈盛这样的人,作为教师,陈盛向世人展现出满满的正能量,作为主流媒体的《安徽青年报》第一时间将这种大爱传递出去,非常好。”
          (下转第二版)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