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160个问题去学习 感受春天 本报作品《平凡如歌》广受好评 从钱学森之问到潘刚之问
01版:头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292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7年03月22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292期  下一期
带着160个问题去学习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程榕娟 实习生 陈钰 发布日期:2017-03-22 12:53:31

  我省将于2018年全面实施新高考改革,从当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开始,采取新的教学模式和考试方式。那么,新高考背景下,如何走班教学?如何排课,做到一生一课表?班主任职能淡化后,如何发挥好导师的作用?教师的教学成绩如何评定……日前,在合肥市北城中学,记者见到了这样一份问题清单,四页纸上是学校不同层面教师对新高考提出的160个思考题。
  为了应对这次改革,合肥市北城中学于2016年底,由校长助理许超带队,组织了全校九名骨干教师前往高考改革先行地——上海市考察、学习,近一个星期的时间里,他们带着问题去学习、去交流,回来时,几乎每个人的笔记本都写满了几十页,手机里录满了语音,而这160个问题中有95%的都已经有了答案。
  锁定问题靶向  征集一百六十个问题
  “我们这次上海之行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考察,学校前期做了很多的工作,包括比较上海市和浙江省的高考改革,看看到底去哪。”许超说,考虑到上海当前的改革模式与我省2018年即将实行的新高考更相近,更有指导和借鉴意义,最终把考察的目的地圈定为上海市。
  2016年12月7日,在征得长丰县教育体育局的同意后,该校开始着手去上海市考察事宜。“新高考来了,很多教师心里没底,想去外面看看,但考虑到经费的问题,我们最终选择了九名骨干教师前往,其中包括教务处主任、团委书记、高一高二年级部主任、学生处、后勤总务处,以及两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在定下考察名单后,为了提高考察、交流的效率,出发之前,学校要求每位参与考察的教师结合自己的工作岗位,提出跟新高考有关的30个问题,然后反复开会、商榷。“当时一共收集到了两百多个问题,我们前后开了三次会,讨论这些问题是否有针对性、是否可以再细化,最终梳理出160个问题,这些都是新高考中教师们普遍关心的问题”。许超说,这份问题清单好似一个靶向,上海之行的目标更加明确。
  省去客套和寒暄  开门见山谈核心问题
  教务处主任汪涛考察回来后,他的手机里已经录满了各种语音。“这样的机会太难得了,所以去了之后,一有机会就会把自己的疑虑一个个提出来,听到好的观点就赶紧用手机录下来,第二天手机内存就满了”。汪涛说,自己所在的教务部门,在新高考来临时,是要率先出动的,所以这次他带了19个问题去,其中就包括学校整个课程体系建设如何在满足一生一课表的同时,凸显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以及如何分班、如何分层教学等。
  近一个星期的时间,考察组先后走进上海市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同济中学和风华中学。据了解,这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信息化技术很多年,为全国很多高中学校做高考改革的技术支撑,常年派驻信息技术人员在高中学校蹲点,对信息化教学和大数据分析颇有研究。而这三所高中学校都是较早实行走班教学的学校,在班级管理、富余教师安排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经验。
  “我们去学校后,就两点要求,不见校长,不见校领导班子,只见一线教师,不听报告,不听讲座,不看课件,我们只要求与这些教师面对面交流,有什么聊什么”。许超说,这种近距离的面对面的交流,省去客套和寒暄,开门见山地就一些核心问题交流,让考察组成员听起来易懂,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及时发问,所以返程时,不少教师都记满了笔记本。
                            (下转第六版)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