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手 牛肉馍记 时光带不走旧摇篮的梦 等候的眼 亲情如水
08版:青春文字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290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7年03月20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290期  下一期
时光带不走旧摇篮的梦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合肥市琥珀中学九(6)班 黄乡晨 发布日期:2017-03-20 15:22:15

  “吱呀,吱呀……”
  我轻轻推开木门,阳光透过已经挂了许多年、早被洗得看不出原本颜色的窗帘,一丝一缕地探进房间。外婆眯着眼睛躺在竹椅上,一只手依然扶着那只暗红色的木摇篮,有一下没一下地轻晃着,发出微弱的声响。她那一看便是做久了家务活的苍老的手上,有一只自戴上后便没取下来过的银戒指,小小的,熠熠生辉,悄悄地把暖暖的阳光折射到摇篮里酣睡的孩子脸上。在梦里呓语的孩子,稚嫩得让风儿都舍不得抚摸。
  我在外婆身边依偎着坐下,接过外婆摇摇篮的活儿,满心欢喜地端详着家中的新成员。外婆抚着我的背,念叨着:“这只摇篮呀,可该下班咯。”拖着长长的乡音,她打趣道,“跟你妈一样大呢。”我笑眯眯地接过话:“摇篮老了,外婆不老呢,您跟摇篮都得站好这最后一班岗呀。”说笑间,外婆起了倦意,而我望着那只旧摇篮,仿佛穿梭回了旧时光。
  1976年。
  24岁的外婆是一个很勤劳的姑娘,那时候农村的妇女们临盆前几天还在田中劳作,外婆也不例外。彼时身为木匠的外公早早做了一个崭新的摇篮,打磨得十分平整的上好木料,简简单单却牢固有力的传统结构,没有可爱的花纹和繁复的样式,只是刷上暗红色的漆,却很好看。它的第一任主人没过几天便为这个小家庭带来了新生的喜悦——我的妈妈出生了,外婆更加忙碌,也更加幸福。
  两年后,我的舅舅成为摇篮的第二个主人。一年又一年,外公几个兄弟姐妹家的孩子陆陆续续来到人世。外婆作为长嫂,更是里里外外地操持着这个大家庭,哄着摇篮中的每个孩子入睡。时光一点一点流走,几绺灰发从外婆的黑发中慢腾腾地走出来,不情不愿地向时间投了降。
  1993年。
  随着工作的升迁,外婆一家四口告别兄弟姐妹,到城市安家落户,谁也没忘了带上那只旧摇篮,谁都不舍得将它丢弃。于是,旧摇篮被放在新卧室,安安静静,不说话。
  2002年。
  我的出生是这个小家庭里第三个新阶段的开始——有了第三代人。搁置了十多年的木摇篮重新走马上任,重添了新衣服,还有了可以“走动”的四脚。外婆因为我的到来高兴地忙里忙外总不嫌累,她重新哼起许久未响过的歌谣,一天一天哄着爱闹腾的我在木摇篮里入睡。直至今日,外婆还总爱向我提起我小时候的睡颜有多可爱,每每想起,她的眼角眉梢都带着慈祥的笑意,一片红晕从黝黑的脸颊上透了出来。暗红的木摇篮结结实实地为我撑起了幼时的一片小天地,让我直到三四岁都还爱挤在它的怀里,觉得很有安全感。再过几年,弟弟、妹妹相继出世了,外婆一刻也不能休息,摇篮也尽心尽力地守护着每个孩子香甜的梦乡。40年来,十多个孩子在摇篮散发着木香的臂膀中长大,它却从未有过怨言,认认真真地配合着外婆的工作,早已是家人般的存在。或许,再过10年,又会有新的生命呼唤它呢?到那时候,我的外婆会依然健康。
  一阵哭闹声钻进耳朵,妹妹醒了。
  外婆忙起身安抚妹妹,抱着妹妹的手上有一道道皱纹,那双手不好看,像红木摇篮上的纹路粗糙杂乱;那双手很温暖,像旧摇篮有力的支撑,倾注着对每一个孩子、对这个家的爱。我凝视着阳光里的外婆,那几绺白发是什么时候从她新染的黑发中跳出来的?我是什么时候可以轻而易举地环抱住她佝偻的肩膀的?从指缝里流走的时光,带走了什么呢?
  “吱呀,吱呀……”摇篮重新轻晃起来,妹妹又入了梦乡。旧摇篮听了那么多孩子的梦,它一定明白,时光带不走外婆的爱。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