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980年,贺友直先生应邀到中央美术学院教学,他说自己是1937届的,学生们纷纷猜他是1937年毕业于比利时或巴黎的美术学校,他却回答是小学毕业。面对哄堂大笑,他正色道,我是没有什么文化的,所以我珍惜现在学习的环境及展示的舞台。我就是一直没有放弃,才能在64开小本上、在方寸小框框里一步步提高。
如今若问先生一开始是如何走上艺术道路的,他只记得自己从小就喜欢画。
先生是宁波镇海人,五岁丧母,由于父亲无法独自抚养他,就将他托付给乡下的姑妈。他所就读的小学校舍设在庙里,里面有个戏台,周围画着《三国演义》中的场景,先生迷上了那些传神的画——他一次次细心地去描摹、比照、思索、修改,凭着这些“瞎折腾”性质的实践,他的美术成绩在小学里遥遥领先。
虽然姑妈待他不错,但家境贫困,早年失学的先生开始了做学徒、当小工的日子。彼时的生活体验,对身边人群事态的观察,成就了他记录民生万象最原始的积累——或缅怀,或嘲讽,或旁观,尽将老上海的风貌人情会成一幅幅连环画,过去连着现在,短暂连着永恒。先生说过,他来自民间,所以他懂得升斗小民关心啥。
2004年出版的《贺友直画三百六十行》中,先生画了卖报童、那摩温、黄包车夫、裱画师傅、白相人、兑币黄牛、押宝人等,20世纪上半叶的劳动者们,都从尘封的老上海记忆里走出来,陈旧而鲜活,简单而深刻。这三百六十行的连环画也被誉为老上海社会文化记忆中的珍宝。
先生曾感慨道:“大环境不一样了,我们那时画连环画是当作饭碗的。1996年,我在美术馆举办一个连环画展,我给它取名为《谈情说爱》,情就是我对连环画的感情,爱就是我爱上了这碗饭,当时真的非常投入,画什么像什么,现在画什么都不像了,因为没有了那个生活底子。”
他坦言:“现在艺术浮躁得很,不少是乱七八糟的东西。”他谈到现在绘画界追赶潮流的风气,许多作者的作品缺乏对受众接受度的考虑——“有些画,我们画画的人都看不懂,更有甚者,动不动就炒作,自封名家大师。”对此,先生严肃批评道:“什么是大师,那是开一代风气的人,如今真正称得上大师的人没有几个。”
先生认为艺术应与生活相联系,艺术是要“引导人,引导社会风气的,是关系到民族文化积淀的”,他呼吁每个艺术家心里都应该有个标杆。1980年,贺友直先生应邀到中央美术学院教学。当初,先生这一辈人画连环画都秉持着主流的信念,那就是按照延安文艺座谈会的精神,把作品画好,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艺术家们创造一本本作品不但是积极用心的,而且是无功利的,“如果存在功利思想,好作品就出不来了”。
说到当年的那种信念,先生觉得,现在不少艺术的出发点就是市场,“现在就坏在两个‘M’上,一个是市场,一个是钱”。他眼中的好艺术家必须要有把自己从事的艺术当成宗教来对待的信念,以虔诚之心去待人待己。 (有删改)
相关连接
①贺友直(1922~2016),我国著名连环画家、线描大师。自学绘画,1949年起开始画连环画,在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工作。他从事连环画创作五十多年,共创作了百余本连环画作品,对我国的连环画创作和线描艺术作出了重大贡献。(百度百科)
②1959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派贺友直去画反映农村搞合作化的作品《山乡巨变》。接到任务后,贺友直就奔赴湖南省下生活。一去几个月,犁田,耕种,舀粪,与农民保持“三同”。久而久之,老乡们都夸他“内行”。后来,他带着学生下生活时说:“知识分子要真正做到和农民打成一片,谈何容易?能做到像个农民就很不错了,至少不让人家对你生厌。”
(《连环画界泰斗贺友直逝世:从底层而来,带着大观而走》)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贺友直先生能成为连环画大家,与他从小喜欢画画有关,小学时“瞎折腾”的实践和美术成绩的遥遥领先使他决定成为一名画家。
B.贺友直家境贫困,早早就辍学做了学徒、小工,但他自学绘画,最终成为著名的连环画家、线描大师,这与他的勤奋、执著是分不开的。
C.贺友直当年对连环画发自内心的热爱与真诚的投入,也是他艺术达到很高水准而画什么像什么的原因。
D.材料不仅体现了贺友直先生对连环画创作的痴迷和赤诚,同时也表现了他对艺术界一些乱象的不满和批评。
2.请简要分析文章第一段的作用。
3.文中贺友直先生对艺术的理解和对艺术界的批判观点比较独到,请任选一点,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1.A.“使他决定成为一名画家”说法不准确,这些对其成为画家有影响,但文中并未明确说“使他决定”。
2.①表现幽默风趣的性格,高度概括其人生经历,揭示成功的秘诀;②引出下文对走上艺术之路的经历的具体介绍;③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示例一,对艺术的理解。①艺术应该紧密联系生活,应该是对生活的真实反映,只有熟悉生活的人,才能创作出人民读得懂、认可的作品。②艺术是要“引导人,引导社会风气的,是关系到民族文化积淀的”,艺术创作要以是否对社会有积极引导作用为衡量标准,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③贺友直对艺术与生活关系的理解,对艺术的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都进行了较为合理的阐发,反映了一种现实主义文化艺术的理念,符合时代和社会的需要。
示例二,对艺术界的批判。①现在的艺术界比较浮躁,追赶潮流之风盛行,炒作盛行,艺术家在创作时应考虑观众的接受度,应该谦虚、踏实。②现在的艺术界更多以市场为指引,过于功利,艺术家要有信仰,应该抛却功利思想,全身心投入艺术创作。③在当今市场经济环境中,贺友直的思想对保持艺术的纯洁和健康发展,有很大帮助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