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夜归人 异乡人,回不去的昨天 上海往事 闲日子 且伴炉火静读书
08版:春蚕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288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7年03月15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288期  下一期
风雪夜归人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无为县第四中学 杨 蓉 发布日期:2017-03-15 10:04:31

  暮色苍茫,山路漫长,游子看到风雪中的小屋,柴门推开……仿佛是昨天,教他读《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他肥嘟嘟的小手摩挲着厚实的古诗辞典上的图画,奶声奶气地跟着念: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窗外大雪纷飞,阴风怒号,一家人偎在小屋的火炉前,温言细语,看炉子上的水壶“咝咝”地冒着水汽,有一种踏实的稳妥。只是一转眼的功夫,他已比我高过半个头,背着书包、举着伞和我走在雪地上,留下一路深深浅浅的脚印。那个看到雪花就嚷着要出门堆雪人、打雪仗的小男孩已经走远,而我,却时常会怀念那一段乡居岁月,冰天雪地中我们飞掷的欢声笑语。
  雪总会带来很多回忆。也许是因为我们都出生在雪花漫舞时,和雪情深缘重。雪会领我回到生命的起点。从前的雪,给单薄的乡村和童年铺了一层明亮的底色,我用诗意的笔调在很多篇章里书写过这个精灵:结冰的芦苇荡、外婆的小手炉、从茅屋里飘出的化在雪花里的酒香……可是回首过往,印象最深的一幕却是寒夜里,父母亲挑着担子、披着雪花推门而入,他们笑意盈盈地放下担子,张开手臂,一群小儿女围了过去。这两个归人,把一路的风霜和疲惫都丢在了门外,而幼小的我们从他们冰冷的掌心,朦胧感受到了生活的苦涩、贫寒交加里相依为命的温馨。
  那是一个雾霾加暴雪的深夜,他开车到巢湖市接从亳州市归来的我。我们坐在车子里,车灯射出的光映照到前方不足两米,大片大片的雪花向车窗撞来,车两边是黑乎乎一片,仿佛天地之间弥漫着的所有的雪花都在前赴后继地冲过来,那真是我生平从未见过的奇观。我们在小心翼翼的夜色里缓慢地前行。那个风雪夜,车里的我,心忽然变得好柔软,领悟到什么是风雨同舟。世道崎岖,俗情冷暖,人生实在充满了变数,这一生我们最应该珍惜的是能陪你一路同行的人吧。风雪中,我们握紧彼此的手,纵然前方有万千险阻,都不会阻挡我们的脚步。不远处,一盏亮着灯的家,一个小儿郎在痴痴地等我们归去。
  是的,无论你走得多远、走得多久,只要你记得回家的路,总有一间小屋将你等候。只要听到你熟悉的脚步踏上那条小路,就会有人立在柴门外,迎接你满面的风霜,容你抖落一身的苦辛。有个归处,是你行走尘世的幸福。这个归处,不计较你在这尘世获得的奖赏、受过的屈辱,不在意你归来的步履多迟到多沉重,它只要你能记得来时的路,记得它是你的安身立命之所。
  即便再贫白的小屋,却守候和接纳这一路的风霜雨雪,世间还有什么比这更温暖的呢?趁夜色还未完全笼罩大地,在旷野中茕茕独行的我们是否都能找到等我们归来的小屋呢?风雪山神庙,北风呼啸,火光冲天,雪下得那么紧,漫舞着英雄末路的悲伤,林冲踏着碎琼乱玉拖着一杆枪,在荒野独行,前路雨雪霏霏。那个风雪夜,林冲和一直循规蹈矩、忍辱负重的生活决裂,却还没有找到等候他的小屋。他不知道,梁山是他命运的归属地,归于人格和性情的本真。梁山在等他归去。“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宝玉在梦游太虚幻境时听到这支《红楼梦曲》,他并不懂,这是他和所有人命运的预言,家败人亡,各奔东西,富贵荣华,一切皆空。当他在雪地上拜别父亲,随着一僧一道飘然离去,白茫茫一片旷野,只余一道或深或浅的脚印,一会儿,风过无痕。宝玉在雪地里走向远方,其实远方正是他来时的地方。大荒山无稽崖在等他归去,归到起点的纯粹、生命的原乡。
  日暮时分,四野苍茫,老黄狗在袅袅炊烟里摇着尾巴欢快地迎接、风雪夜归人。那样朴素的叙述,道出人间的暖老温贫,救赎我们在尘世中熙熙攘攘的心,回到最初的本真和纯净。在一个风雪夜,推开柴门,有人拎了一壶茶过来,热热地泡在粗瓷杯里,在昏黄的灯下,我们相对而坐,细数别后的风尘。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