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教师全员全程陪伴学生成长 蚌埠市:十年7.4亿元资助各类学生 市县资讯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校园简讯
07版:市县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288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7年03月15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288期  下一期
淮北市:教师全员全程陪伴学生成长 蚌埠市:十年7.4亿元资助各类学生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17-03-15 10:08:17

   本报讯 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学习辅导……充分满足学生成长的个性化需求,每名教师、教育工作者都有包保辅导学生对象,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的专属辅导教师……
   近日,淮北市中小学启动“教师陪伴成长,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工程,发动全体教师,面向全部学生,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合力并施,护航每名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淮北市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时效性,进一步明确了班主任、辅导教师职责及要求,每一名教师关注跟踪和教育辅导学生健康成长。教师陪伴建立落实档案制度、家访联系制度、谈心和汇报制度,全日制陪伴学生阳光成长。为每名学生建立成长档案,内容包括学生家庭详细情况、学生道德品质、心理健康和学业跟踪档案等,记录辅导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辅导教师每月至少与辅导的学生家长联系一次,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帮助和指导家长改进家庭教育方法,共同探求教育方法,至少与学生进行一次个别谈心,及时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在学习方法、生活、行为等方面,帮助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生活计划和个性化辅导方案。
   班级每月召开一次辅导教师会互通情况,年级组抓好落实和督查,及时总结成功经验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协助班主任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年级教师间的经验交流,对全校班级开展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淮北市教育部门将此项工作纳入年度重点工作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职称晋升、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每学年对评选出的优秀学校和教师予以表彰,并进行校际间的经验推广交流活动。
          □特约记者 于金龙

   本报讯 2007年起,以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为主的中职学生资助政策体系逐步健全。如今10年过去,蚌埠市的资助政策已形成完整体系,许多创新做法走在全省前列。从该市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获悉,10年来,包括大学生生源地贷款在内,7.4亿元资助金帮助了蚌埠市各所学段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目标。
   10年间,蚌埠市的学生资助体系以领跑全省的姿态不断完善。到去年,已经实现从学前到大学、从公立学校到民办学校的家庭资助全覆盖。国家资助与地方资助政策互为补充,监管系统系统化、规范化,保证了资助政策的顺利执行。
   尤其是去年,在脱贫攻坚工程中,蚌埠市在全省率先将全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3076人纳入保障范围,资助资金510.6万元。今年初,将驻蚌省属中等职业学校纳入地方减免学费范畴,打破了“无形的围墙”,使职业教育成为有机整体,再次开创全省先河。对特殊教育学生“七免两补”的零收费政策,以及向建档立卡大学生发放生活补贴的政策,更加巩固了蚌埠市作为皖北科教中心的地位。
   “学生资助政策的作用不仅体现在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而且成为培养优秀人才的助推器,阻断贫困代际传播”。蚌埠市教育局局长乌兰其其格说,蚌埠市陆续出台了多项资助管理规范,力争把每一分资助金“花在刀刃上”。而且,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学生资助再次提标扩面,让更多学生看到了曙光。
      □特约记者 王 浩 项立叶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