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芬芳溢四方 难忘她的眼神 QQ里的陌生人 成长三部曲
08版:青春文字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274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7年02月20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274期  下一期
成长三部曲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庐江县泥河中学高三(2)班 朱归燕 发布日期:2017-02-20 13:59:10

  片头曲: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
  清爽的晨风,吹来树木清新的气息和庄稼的馨香,古老的槐树下,此刻正一片欢声笑语。赶集的人们在这里会齐,小车推着沉甸甸的收获,载上家人的希望,沿着小路,结伴走出村外。每当这时,不谙世事的我总爱和小伙伴儿撒着欢儿雀跃地去攀爬那棵老槐树。轻轻摇一下树枝,那枝头上便会纷纷扬扬地落下一朵朵白嫩白嫩的槐花,仰起头,偶尔接住几朵,吮着那香甜的花汁,如诗一般地惬意,哪里知晓“愁”为何物。
  阳光明媚得有些奢侈的午后,躺在奶奶家门外那天然的绿毯上,听奶奶哼着那带泥土气息的歌谣。等月儿上来的时候,淡淡的月光从山顶泻下来,田野多了几分朦胧,天与地,呈现出一片和谐,池塘里的蛙鸣声此起彼伏,给这静谧的夜晚增添了丝丝情趣……
  过渡曲: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观过岁月翩跹的觥筹,金色童年的时代便无可奈何地宣告结束,默默地承受着造物者的安排,我们踏上了新的人生之旅。
  成长的道路上,不舍与伤感分离时的无奈,是任何人都没有能力扭转的局势。踽踽独步在绿肥红瘦的半亩方塘,任凭清冷的雨水打湿我压抑的愁绪。回家时明明心里难受得憋屈,但却故作轻松,装出一副什么事都没有的样子,尽力将最好的一面伪装得淋漓尽致,呈现给信以为真的你们。
  若将成长的道路比作航程,那么我们就是乘风破浪的帆船,大海苍茫,船终究要远航……
  片尾曲:不知乘月几人归,落叶摇情满江树
  也许是忙碌的日子沉重了原本轻松的心,也许是喧嚣的街市扰乱了原先安好的时光。在这个复杂的大魔方里,人们开始为了名和利在沉沉浮浮、起起落落之间徘徊不定,你追我赶。人与人之间夹杂着的冷漠,让整个人都开始隐忍下来,很少再因何人、何事而感动、而震撼了。
  灯火门帘,月华似练。曾几何时,心里就悄悄地滋生起了一颗归家的种子。常年奔波在外,即使是吃着稀罕的山珍海味,也还是时常想念母亲做的一手家常小菜。正如《乡味》里所描述的那般:有人身在北京却想着上海的锅贴,有的人远在广州却盼着东北的酸菜白肉。因为吃不到,所以惦记。哪怕是吃着同名的,却还是因为和自己心里的味道相差太远而常想常念……
  家是最能展现你真实一面的地方。在家里,想笑就笑,可以笑得人仰马翻;想哭就哭,亦可哭得大雨滂沱。有家有你们的地方,才是我该皈依的原乡。
  学会珍惜,常回家看看。如此,感悟成长,回味沧桑。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