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枕边上亦可画 长河落日圆
04版:模拟中高考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274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7年02月20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274期  下一期
雪枕边上亦可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17-02-20 14:08:17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一
  1928年,丰子恺为祝贺恩师李叔同50寿辰,寄去了自己精心绘制的50幅《护生画集》,李叔同非常高兴,很快为画集配上了文字,并回信嘱咐丰子恺,希望他能将此画集续下去,在自己60岁~100岁大寿时,能够分别再收到画集第2~第6集,每集分别画60幅至100幅漫画。丰子恺随即回信,向恩师承诺:世寿所许,定当遵嘱。
  二
  此后,丰子恺谨记李叔同的嘱托,为报师恩而发奋而作。1929年~1965年,丰子恺分别完成《护生画集》第二、第三、第四集,然而,就在丰子恺打算继续完成最后两集时,意外却降临了——10年“文化大革命”来了。随后,刚当上上海中国画院院长的丰子恺,因为在“文代会”上一番关于“大剪刀”剪出千篇一律的冬青树的发言,被错判为上海十大重点批斗对象之首。
  三
  接下来,日复一日无休止的折磨便开始朝已是六十多岁的丰子恺蜂拥袭来,造反派不仅抄了他的家,还日日批斗他,他们把刚出锅的热浆糊浇到老人的背上,然后再贴上大字报,游街示威。
  四
  老人自然是受不住这番折腾,痛得走不了路,于是,造反派们便残忍地拿着皮鞭抽打他,从街头一直抽到街尾。
  五
  但丰子恺很坚强,从没流下过一滴泪,后来,造反派剪掉了他养了三十多年的胡子,那些胡子是丰子恺为怀念自己已逝多年的老母而特意蓄起来的,人们都以为老人这下肯定承受不了,但没想到丰子恺却笑着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六
  再后来,丰子恺被下放到上海市郊区,从事田间劳动,乐观的丰子恺瞒着家人,称,管教的人看他年纪大了,很照顾他,因此自己过得很好。直到有一年冬天刚下过大雪,女儿丰一吟去给他送御寒的衣服,女儿是在一望无垠的田野里找到丰子恺的,他孤独地站在寒风飕飕的地里,胸前挂着一个蛇皮袋,正在一点点地摘棉花,全身冻得直发抖。
  七
  之后,在丰一吟的一再要求下,丰子恺才带着她去了自己的住处——一间破得不能再破的旧牛棚茅草屋里,因为屋顶年久失修,女儿清楚地看到在父亲床上的草枕边上,还有一堆没融化的积雪……
  八
  即便是在如此简陋的卧室里,老人很难睡上一个踏实的觉——管教他的人,经常会半夜三更突然吹响集合号。丰子恺年纪大,手脚不灵活,自然每次起床都不能像其他人一般麻利,于是,被推搡、被斥骂成了常有的事情,后来,他干脆睡觉不脱衣服。
  九
  虽然遭受到如此非人的不公虐待,但丰子恺依然没有任何的抱怨,从没想过要放弃绘画,从不敢忘记对恩师的那句承诺。“护生即护心,慈悲在心,随处皆可作画”。劳动改造期间,他以苦为乐,只要一有机会,就会想方设法继续《护生画集》的绘画,并完成了第5集的90幅画。
  十
  但环境的恶劣最终还是击倒了老人。患上严重肺炎的丰子恺被允许回家养病,此时的他已是76岁的古稀老人了。回到家中的丰子恺没有按照医生的要求,好好休息,积极配合治疗,相反,他甚至偷偷扔掉医生开的药,全身心地扑到绘画上去。他每天凌晨4时就起床,开始着手画《护生画集》的第六集。此时与恩师约定的最后一集还有六年时间,但丰子恺似乎隐约感觉到自己将不久于世,于是拼命地画。儿女们怕他累坏身体,把他的笔和纸都藏起来了。丰子恺就向他哀求道:“你们这是要我的老命呀,快还给我吧。”
  儿女们只好作罢,晚上即便睡在一个需要蜷缩起双腿才能睡下的小床上,他一点感觉不到不便。他的所有心思都沉浸在画作中,《羔跪受乳》、《首尾就烹》等名画就是这个时候完成的。1973年底,丰子恺终于完成了恩师的重嘱,画完了《护生画集》的最后一集的100幅画,这与他送给恩师第一集《护生画集》时,整整相隔了45年。两年后,老人与世长辞。
  “在他之前,没有人画过,之后也没有人画过。”后人这样评价丰子恺独特的漫画。他的画很便宜,人人能买得起,且人人都能看得懂,无论你是贫民百姓、小商小贩,还是文盲、大老粗,他用淡雅常见的线条,寥寥数笔勾画出高尚的人格和深远的思想,简单朴素中画出悲悯和仁爱之情,堪称中国一代漫画大师,而其中最为知名的便是这六集《护生画集》,一共450幅。
  “我敬仰我的老师弘一大师,是因为他是一个像人的人。”做一个像人的人,这便是丰子恺一生的追求。他用生命完成了这一追求。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丰子恺为祝贺恩师李叔同50寿辰,寄去了自己精心绘制的50幅《护生画集》,李叔同非常高兴,很快为画集配上了文字,是因为李叔同想在自己60岁~100岁大寿时,能够分别再收到画集第2~第6集。
  B.丰子恺谨记李叔同的嘱托,为报师恩而发奋而作。就在丰子恺打算继续完成最后两集时,因为在“文代会”上的一番发言,而被错判为上海十大重点批斗对象之一。从此,日复一日无休止的折磨便开始了。
  C.丰子恺被下放到上海市郊区,从事田间劳动,乐观的丰子恺瞒着家人,称管教的人看他年纪大了,很照顾他,因此自己过得很好。这表现了管教人的善良。
  D.“在他之前,没有人画过,之后也没有人画过。”后人这样评价丰子恺独特的漫画。他用淡雅常见的线条,寥寥数笔勾画出高尚的人格和深远的思想,简单朴素中画出悲悯和仁爱之情。
  E.丰子恺敬仰他的恩师弘一大师,是因为他是一个像人的人。做一个像人的人,这便是丰子恺一生的追求。文革中他尽管受尽折磨,却从不放弃,最终他用生命完成了这一追求。
  (2)请概括丰子恺的性格特征,并简要分析。(6分)              
  (3)“女儿清楚地看到在父亲床上的草枕边上,还有一堆没融化的积雪……”这一细节描写有何作用?(6分)                     (4)丰子恺终于完成了最后两集《护生画集》,他的成功给你什么样的启示?(6分)

参考答案
    (1)D(2分)、E(3分)。  
    (2)①坚强不屈。表现在:面对日复一日无休止的折磨,他很坚强,从没流下过一滴泪,后来,造反派剪掉了他养了三十多年的胡子,他却笑着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②乐观善良。表现在:再后来,丰子恺被下放到上海市郊区,从事田间劳动,乐观的丰子恺瞒着家人,称管教的人看他年纪大了,很照顾他,因此自己过得很好。
    ③执著专注。表现在:患上严重肺炎的丰子恺被允许回家养病,医生要求他好好休息,积极配合治疗,他却偷偷扔掉医生开的药,全身心地扑到绘画上去,拼命画。他的所有心思都沉浸在画作中。
    (3)①照应文题中的“雪枕”二字;②点明丰子恺作画时的恶劣环境;③通过恶劣的环境反衬,突出表现丰子恺坚强、执著地追求艺术的精神。
   (4)要实现心中的理想必须专注坚强、执著、乐观。
    ①丰子恺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尽磨难,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都没有打倒他,在雪枕边依然坚持作画,他凭借坚强和乐观的精神完成了第五集画集。
    ②在年老病重回家休养期间,他全然不顾病重体弱、条件艰苦,全身心投入画画中,以专注、执著的精神完成了第六集画集。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