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学生”教育的点滴体会 爱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 石榴街记事 难忘那次讲座
16版:课堂内外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251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6年12月14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251期  下一期
难忘那次讲座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凤台县岳张集镇中心学校 康学义 发布日期:2016-12-14 14:00:56

    我不知道那次讲座感动了多少人,但我相信,一定有很多人从此改变了对教育事业和人生的看法,变得意气风发!
    那是一场没有任何华丽包装的报告会,下午刚放学,北师大吴松年教授走上了讲台。他一头花白的头发,从凤台七中的教学设计谈起,谈着谈着,我们就入了他的“境界”。一向被我们忽视的教案,原来有如此丰富的内容:是上好课的基础,是听、评课的抓手,更是一所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没有教案,你的课还怎么上?怎么抓住重难点?怎么实施重点落实、难点突破?”为了说明问题,他列举一例:他到一所学校听课,课堂上师生互动甚是热烈,教学进展十分顺利。从教室出来,吴教授单独问了授课教师一个问题:这节课的重、难点是什么?那位教师竟一时哑然!
    “授课都不知道重、难点,这课还怎么上出质量来?会教课的老师,总是围绕着一个问题教!”他的话语一改开场时的平淡,变得激昂起来,仿佛一把把小锤子敲击在我们每一个听众的心。
    我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从参加工作开始,就感觉写教学设计是枯燥的事情,除了参加集体备课的时候,大家会绞尽脑汁“设计”一番,其余时候就是认真抄写,权作练书法了。我总是想把学生教好,费尽心思上课,上得口干舌燥;费尽心思辅导,苦口婆心,可结果并不能如我所愿。回想起来,有些公开课经过了我反复“设计”,反复“备”,效果确实出奇的好。这也印证了吴教授的观点,只是我没有注意分析、总结,也就没有真知灼见。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
    “你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善于积累自己的成功点,发现自己的优势。当你把你的优势做大做强了,你就成功了。”这是他给我们的又一个箴言。他告诉我们,不能仅靠反思来提高自己业务水平,每节课都要找一找自己的成功点,记录在案,名曰“上课小彩段”,只要坚持记录,就一定能有所助益。你会发现:好课原来是这样上的!
    是啊,我们为了上好课而上课,迷失多少原本美丽的东西,忽略多少属于自己的东西。为了上好课,我们翻遍了名家的教学实录,上网看教学视频,但那毕竟不是自己的东西,一本“上课小彩段”,让我们找到了自己的一次次“成功”,让我们从此有了脚踏实地的感觉。
    “农村教师要立大志,你要相信,越是农村,越容易走出去!如果在北京,即使你做得非常非常好,也不一定有你‘走出去’的机会。但在农村,只要认真地做,只要你坚持做,只要你立大志,你就很容易做到鹤立鸡群,成功地‘走出去’!”
    这是一段多么让人鼓舞的话语!
    我知道,这话是经验,是鼓励,更是殷殷期盼。吴教授的讲座录音,我不时会去重温,去感受,去汲取工作的动力。从那之后,我改进了自己的备课方案,知道如何上好课。我的“上课小彩段”让我知道了作为一个农村教师如何实现自己的价值。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