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学生”教育的点滴体会 爱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 石榴街记事 难忘那次讲座
16版:课堂内外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251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6年12月14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251期  下一期
“特殊学生”教育的点滴体会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长丰县杨庙镇中心学校 魏清国 发布日期:2016-12-14 13:59:29

    这学期开学因二年级的老师请病假,我接替该班的数学教学。几天下来,我发现这个班有两个很“特殊的学生”,他们的共同特征就是不说话,不愿意和同学交流,作业基本不怎么做,于是我就找到班主任询问情况,班主任老师简要说明了情况:男孩子不说话,不做作业,是由于家庭比较特殊,老师们也曾多次与家长沟通、交流,但收效甚微。女孩子有比较严重的厌学倾向,曾经有逃学的苗头。根据掌握的基本情况,我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和家长联系,分别把他们请到学校来进行交流。
    男同学爸爸胡某,应约来到我的办公室,在没有其他老师的情况下,我把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很详细地介绍给他听,但他无奈地说道:“这些我也知道,可是怎么办呢?我也不是不懂得,我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很优秀啊!”可是现实是孩子的妈妈是智障人,生活都很难自理,家里又有老人,为了老少的生活,胡某还要种地,家里整体的文化水平本来就很低,家里家外事情多,也就没有时间看管孩子了。听了孩子父亲的叙述,我感受到孩子的可怜,父亲也无助,于是我与孩子爸爸约定共同来帮助孩子。我和班主任共同在班级要求同学们多和他在一起玩游戏,在课堂另眼相看,不会的知识给他补,同时学校有救助给予优先考虑等等。同时也要求家长在农活结束后,多抽时间接送孩子,家庭给予温暖,多督促孩子按时做作业,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通过一段时间的积极配合,胡同学有很大进步,上课也愿意回答问题了,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每当在校园内看到我都主动地和我打招呼聊天。
    女同学妈妈也被我约到办公室,首先我便向她说明孩子一旦逃学,后果是很严重的。我把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告知了她,汤同学在一年级的时候学习一直还可以,没有拖拉作业的习惯,上课发言也比较积极,这学期突然变得寡言少语,有多次因不能完成作业说谎话的现象,学习成绩下降很快。汤妈妈听了我的叙述,告诉我她觉得女儿在家没有以往那么活跃了,但是孩子的身体情况很好,父母也没有过多的要求,家长也是一头雾水。我突然想起,心理健康老师肯定能帮上我们这个忙,便请她来给汤同学做一些心理疏导。心理健康老师把汤同学带到心理咨询室,和她沟通交流,孩子终于说出了真相:妈妈生了一个弟弟,可能是重男轻女,也可能是忙不过来,忽视对她的管教,更忽视了给予她家庭的温暖,爸爸妈妈的爱全部投入到二宝身上,她觉得在家没有过去和爸爸妈妈一起游戏、一起做作业的快乐,感到孤独。心理健康老师把孩子的真心话向汤妈妈做了说明,同时向汤同学说,你长大了,但弟弟还小,需要照顾,他们会爱你的等等。通过沟通交流,老师和家长达成了共识。这一段时间,该同学的学习也有很大的进步,在教室里也活跃了很多。
    这两个小小的案例,给我很大的启发,如果老师不去发现他们,任其发展下去,该是多么严重的后果。同时,也告诉我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中相互沟通、交流是多么重要。我们不仅要教给孩子知识,更要关注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只有这样才不愧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