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国学经典 弘扬墨香古韵 诵读经典 促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诵读国学经典 铸造美好人生 经典文化引领成长 诵读经典 传承文明 让经典诗文走进小学语文课堂
12版:班主任驿站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251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6年12月14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251期  下一期
经典文化引领成长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周永梅 发布日期:2016-12-14 14:12:01

    近年来,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得到普遍重视,而小学阶段是人的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小学生良好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形成的,较难落到实处。长期以来,学校养成教育并没有寻找到一个有效的途径,导致很多时候兴致来了便狠抓一下,过些日子又松懈了。近期,在“经典诵读写”特色学校创建的启发下,我们以特色创建为契机,依托“经典诵读写”这一有效机制,全力促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德育在“吟诵”中播撒下种子 “孔融四岁知让梨,谦让尊长知礼仪”,这难道不是他从小饱读诗书的缘故?自特色创建以来,依托低、中、高三个学段的经典诵读校本教材开展晨诵活动,在学校已成常规。每天早晨孩子们一进校园就诵读,琅琅的诵读声已成为校园悦耳的旋律。从《敕勒歌》到《菩萨蛮·大柏地》,从《木兰诗》到《孔雀东南飞》,从五言绝句到七言律诗,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积少成多,并依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要求着眼“熏陶”,注重“感悟”。博大精深的中华经典文化犹如文化生命的种子,播撒入孩子们的心田。
    德育在“书写”中扎根发芽 学校除了开展“诵、读、吟”等活动以外,还力求在“写”上下功夫。孩子们下午在学校都有经典文化的书写练习,每天下午的写字课也已成为学校的一项常规。孩子们用另一种方式感受着经典文化的熏陶,一张张图文并茂的经典文化手抄报、一块块绚丽多彩的经典展板、一幅幅精美高雅的书画作品,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传统文化的内涵。优美的画面、工整的书写中,经典文化的种子已在幼小的心灵扎根发芽。
    德育在“活动”中开花结果 诵读社团的设立为孩子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展演经典的平台,并结合学校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展经典诵读展演活动。在县市级经典诵读展演比赛中,我们的孩子多次亮相大舞台,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彰显着魅力。结合每学年开展的“美德之星”评选,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会感悟和反省,时时把经典当作一面镜子,督促自己、完善自己的言行举止,争做传承美德的好少年。
    经典育人“润物无声”,知识在“经典诵读写”中得以积淀,美德在“经典诵读写”中得以传承。经典文化为孩子的内心世界打下亮丽的底色,让生活的每一天因经典而精彩。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