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教育信息化发展进入快车道 市县资讯 图片新闻 合肥一中校史馆揭牌开放 校园简讯
07版:市县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251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6年12月14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251期  下一期
合肥一中校史馆揭牌开放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通讯员 聂耀宗 实习生 罗玉儿 发布日期:2016-12-14 13:14:29

  本报讯 一百多年前的合肥市第一中学首届“同学录”长啥样?12月6日,合肥市第一中学校史馆对外开放,多项珍贵史料首次曝光,这个“庐州味”十足的校史馆里不仅珍藏着百年前的“手写同学录”,还有当年聘请的外籍教师手记。
   作为合肥市历史最久的一所学校,合肥市第一中学的前身可以追溯到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的庐州中学堂,由李鸿章嗣子李经方创办,是当时合肥地区最早的一所新式学校。在当天的揭牌仪式上,百年前,庐州中学堂的“同学录”引起大家广泛的关注,这本仅有几页纸、泛着黄色的《庐州府官立中学堂己酉年同学录》是该校校史馆的“镇校之宝”,上面记录着学校首批毕业生和教员的详细情况,共有22位监督、教员和84位学生。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份名单中还记录着一位特殊教员——“教员:卜美恩,籍贯:英国伦敦”。卜美恩正是一百多年前庐州中学堂的第一位外教。百年前,该校就有外籍教师教授英语,这一发现让在场所有人唏嘘不已。
   珍藏在校史馆里的还有一位特别的人,他就是手写同学录里的“鲁邦瞻”。据介绍,他是中国最后一位秀才,也是吉城班的优秀学生。吉城在日记中提到鲁邦瞻时,称赞他“十七人中最少年,冠伦文采致翩翩”。
   与合肥市第一中学“百年同学录”同时现身校史馆的还有吉城的日志《鲁学斋日记》,其中有两卷与庐州中学堂有关,记载了他任教时的一些情况。有趣的是当时学校编班不是按照数字来编排,而是按照甲、乙、丙、丁来排。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