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示范高中校报校刊高峰论坛在寿县举行 奖赏学生苹果的施老师
04版:关注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251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6年12月14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251期  下一期
奖赏学生苹果的施老师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黟县中学 舒敬东 发布日期:2016-12-14 13:23:32

  施老师是个高中教师,更是个与众不同的教师。在他没来我校援助教学之前,我就已听说过他的不少“逸闻轶事”;来校援助教学后,他的办公桌就在我对面,整天面对面。这样,我就一一见证了他的不同流俗。
  一个月后的一天早上,我见他拎着两个红苹果匆匆走进办公室,暗想他会分个给我。不料,我一堂课舌干口燥地下来,却见他正将苹果递给他身边的两个学生,说,你们这段时间表现不错,值得表扬,所以特地奖赏你们一人一个苹果。我在一旁听了顿觉失落与伤感:唉,我还不如他的学生。
  在这前后,我又听到初中部的不少教师当面或背后戏谑他为“灵”。我不明底细,就缠着人家解释。原来这“灵”是麻将中的“灵”。我不会打麻将,也就不知称他“灵”是何意。人家就进一步解释,说“灵”就是万能的牌,就是说他什么课都能带。原来,这施老师曾在初中教过一个时期的课,除了教过历史、政治,还教过地理,且教学成绩均胜过了前任。后来,和施老师渐渐相熟了,知道这话夸张了,不是什么课都能带,至少初中英语他就不敢带,初中语文也不曾带;初中政治、历史、地理是没问题,至于数学,算得上业余九段,故而课下常有学生去办公室问他题目。当然,也不是什么数学题目他一拿到都会做,不过没关系,他会私下向数学教师求助。
  在一起办公时间久了,我就渐渐地发现施老师工作很认真,又好读书,家中藏书比乡下学校图书馆的还多。在这点上,与我臭味相投,慢慢地就包容了他的各种“出格”的举动。其实,他的“出格”就是不按常规出牌,不从流俗,“怪”在认真,“怪”在凡事不苟且。
  任班主任期间,他一个星期内能叫出班上所有学生的姓名;半个学期不到,就能记住每个学生家长的姓名、电话及住址等;一届学生带下来,总家访次数超过一百五十多人次。
  施老师不光工作认真,课余生活也是如此。就说闲暇看书吧,我是把它当做一种消遣和娱乐;他呢,还要看看书中有没有内容错误。唉,这哪是看书啊?简直是自找苦吃。他总能发现书籍中的错误,单凭这一点,就让更我刮目相看了。发现错误之后,他便打电话、发短信告知出版社,什么书的什么地方有什么问题,应该怎么改。遇到开明、负责的出版社,除了虚心接受之外,还会寄一大包图书给他,以示酬谢。他呢,看过之后,就将这些图书转赠给了学校图书馆。
  不过,他的事事较真、不苟且的工作态度,在单位里就不怎么招人待见了。有时,连领导都要畏他三分,因为他喜欢提建设性意见,这些意见听着都蛮有道理。如他跑去对校长说:“校长,你应该要带课,不带课怎么了解学生的情况?你不带课,那至少要找学生谈谈话。”这话,领导不采纳似乎讲不过去,若真要采纳,却又静不下来,更沉不下去。
  他事事认真,还硬是干出了不少骄人的业绩:市优秀班主任,市优秀德育工作者。所带班被评为市先进集体……单是获市二等奖以上奖次的论文就有十几篇之多,去年还评上了中高。
  评上了中高,按理就可以松一口气了吧?可他没,仍在“折腾”。最近,他就在向县教育局和市教育局咨询:能不能再评个中高?这话着实让人家头大了,不知他是什么意思。就请他慢慢说,说清楚。后来明白了,原来他是以政治学科评的中高,他还想从另一个学科再评个中高,实现“双中高”。“双中高”这个问题,县教育局和市教育局从来没有遇到过,估计今后也不会遇到。故而,至今没有明确的答复,只说这种上进的精神值得肯定。
  我知道后,就说你让市教育局都知道了我们这里有一“怪杰”。听到“怪杰”一词,他嘿嘿一笑。转而向我细说他进山支教的经历。进山支教接班时,所接班学科成绩在全县排名是D,一年后在他手里变成了A。
  我故意激他:“就一年的工夫,怎么可能呢?”
  “怎么不可能呢?我一去就改善师生关系,为日后工作的顺利展开做好铺垫。每次从城里进山去,我都要带些苹果。大多数教师都是跟学生讲为什么要刻苦学习的大道理,这话,我当然也讲,但不多讲。讲多了,听腻了就失去了应有的效果。为此,我就琢磨出奖赏水果的激励机制。表现好的、学习进步的奖励一个水果,这要不了多少钱,可效果却蛮大的。我刚奖励他们水果时,他们简直都不相信这是真。睁大眼睛,问:
  ‘老师,当真是给我的?’
  ‘是啊,给你的。’
  ‘那我真拿走了?’
  ‘奖励你的,干嘛不拿走?’
  不想,这学生一进教室就嚷起来了:‘施老师奖励我苹果了!施老师奖励我苹果了!’
  嘿,我要的就是这效果。山里孩子真的很淳朴,你对他好,他会加倍地努力。学生加倍努力了,我的好多设想就可以顺利实施了。
  支教结束,校长打电话给我,要我进山去吃‘嘉奖饭’,我当然不会去,要他把吃饭的钱节省下来,他说不来可以,但奖金不能不要啊。我就用奖金买了些图书回赠给了学校”。
  我说,这也是你。
  “这有什么?我去支教又不是冲着奖金去的,回赠学校是应该的。”说这话时,他“嘿嘿”一笑,像个孩子似的。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