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所省属本科高校入驻继续教育网络园区我省本科院校招生计划更多面向省内生源 合肥市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成果丰硕 铭记历史 不忘国耻 教育均衡发展看望江
03版:关注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251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6年12月14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251期  下一期
合肥市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成果丰硕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特约通讯员 张玉秀 发布日期:2016-12-14 13:16:00

   近年来,合肥市全力实施“中心辐射,城乡同构”的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县域内城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2012年,合肥市教育局被国务院授予“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15年底,合肥市义务教育县域基本均衡发展实现了全覆盖。
   合肥市以供给抓均衡,做到“三个坚持”。坚持在资源供给上下功夫。“十二五”期间,新建了中小学106所,增加学位近18万个,分别占到义务教育学校数的13%、学生数的14%。2011年开始,专门设立奖补资金,累计安排4.48亿元奖补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2015年8月,已提前完成建设任务。坚持在治理体系谋提升。坚持以县(市)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考核为抓手,不断提高政府教育治理能力。积极探索管“办评分离”,委托教育部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开展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完成了三百余所公办中小学章程建设工作。坚持在教育民生做文章。在全市开展了教育精准扶贫八个专项行动;实施了中小学午餐服务工作,全市服务覆盖率已达53.46%;构建了完备的义务教育学生资助体系;全市小学辍学率降低至-0.03%,初中辍学率降低至-0.01%。
   合肥市以稳定强队伍,做到“三个突出”。突出城乡师资的统筹配置。按照“总量控制,动态管理”的原则,2016年,县域内招聘教师701人。建立了城乡教师交流轮岗长效机制,全市校长交流178名、教师交流3551名,分别占应交流人数的14.9%和13.6%。突出教师缺额的积极应对。通过成立跨学区学科教师服务中心,实施免费师范生向农村学校和教学点倾斜,在县域试点探索“无校籍管理”等方式,着力解决教师结构性缺额问题。突出乡村教师的待遇保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和《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办法》,以市政府文件的形式对农村教师实施待遇补贴和职称评审倾斜。
   合肥市以保障促底层,做到“三个关爱”。关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坚持实施五个“百分之百”零障碍入学政策,该政策被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作为如何实现教育公平的典型案例推介。目前,在合肥市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人数9.66万,占全市城区在校生总数的28.1%。关爱留守儿童。建设了1381个留守儿童之家,实现了市域全覆盖。投入6000多万元,建成学校少年宫160所,其中乡村学校少年宫83所,实现了“一镇一宫”。关爱残疾儿童。构建了以市特殊教育中心为龙头、县(市)特殊教育学校和区辅读班特殊教育班为骨干、普通中小学随班就读为主体的特殊教育办学体系,基本满足了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教育的需求,农村地区三类残疾少年儿童入学率已达90%以上。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