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线 留主去次 打理人生
04版:模拟中高考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249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6年12月12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249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底线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冯骥才 发布日期:2016-12-12 16:49:03

阅读《底线》完成10~14题

    ①一次,一位锁厂的老板说,他的买卖很兴旺,日进斗金。我问他何以如此发达。他答曰:“现在的人富了,有钱,有物,自然要加锁、买锁;再有,我的锁科技含量高,一般技术很难打开,而且,技术不断更新,所以,市场总在我手里。”
    ②我笑道:“我的一位好朋友说,世界上他最不喜欢的东西就是锁,因为,锁是对人不信任,是用来防人的。”
    ③锁厂老板眉毛一挑说:“不防人防谁?我赚的就是防人的钱。你以为,这个世上,真有夜不闭户的地方吗?”
    ④我说:“20世纪50年代真有。到了70年代,我住在一座房子的顶楼,门上只有个挂钩,没锁。白天上班,把门一关钩一挂,从来没被人偷过。”
    ⑤锁厂老板笑道:“那是什么时候,现在早没影儿了,不信你不锁门试试。”
    ⑥我笑了笑没再说,我信他的话。一个物欲的时代和一个非物欲的时代,人的底线是不同的。社会的底线在下降。在商业博弈中 ,谎话欺骗全成了“智慧”;在社会利益竞争中,损人利己成了普遍的、可以获利的现实;诚信有时候非但无从兑现,甚至成为一种商业的吆喝或陷阱。在这样的社会形态中,人的底线不知不觉在下降。可是这底线就像江河的水线,水有一定高度,船好行驶,人好游泳。如果有一天降到了底儿,大家就一起陷在烂泥里。我们连自己是脏、是净、是谁也不知道了。
    ⑦人总得有自己做人做事的底线。其实,这底线原本是十分清楚的,比如,人不能“见利忘义”、“卖友求荣”,不能“虐待父母”、“以强凌弱”等。这些古来世人皆知的底线,也是处世为人的标准,似有被全线突破的忧虑。
    ⑧底线无形地存在于两个地方:一个在社会中,一个在每个人心里。如果人们都降低自己的底线,社会的底线一定下降。社会失去共同遵守的底线,世道人伦一定败坏。如果人人守住底线,社会便拥有一条美丽的水准线——文明。因此说,守住底线,既为了成全社会,也是成全自己。
    ⑨然而,这两个底线又相互影响。关键是在碰到低于你的底线的人和事时,究竟是降低自己的底线,随波逐流,还是坚守自己、洁身自好、坚持自己做人做事的原则?有人说在物欲和功利的社会里,这底线是脆弱的。其实,即使社会的底线很脆弱,人的底线依旧可以像钢铁长城,任凭炮火肆虐,依旧牢不可破。
    ⑩底线是人的自我基准、道德的基准、处世为人的基准。人的自信是建立在底线上的。没有底线,一定会是一塌糊涂的失败的自我,乃至失败的人生。一个人只有守住底线,才能获得成功的自我与成功的人生。       
    (选自《杂文选刊》,有改动)
    10.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11.选文①-⑤段举锁厂老板的事例有什么作用?
    12.第⑥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4分)答:         13.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
    14.通读本文,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守住底线”的看法。

参考答案
10.一个人只有守住底线,才能获得成功的自我与成功的人生。
11.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的思考,引出论题。
12.运用了比喻论证。把“底线”比作“江河的水线”,把抽象的底线具象化,生动形象地论述了做人、做事要有底线的意义和无底线的危害。
13.文章首先由锁厂老板的事例引出社会底线下降的现实及危害,提出“人总得有自己做人、做事的底线”的观点;其次从成全社会、成全自己的角度,论述观点;最后从正反两方面论证,强调了人守住底线的重要性。
14.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有为人处世的底线意识。课堂上不做干扰他人的事、考试时遵守纪律不作弊、文明出行等就是一个学生应守的底线。底线意识应该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一旦有人突破,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坚决抵制,应该坚守底线,不应该随波逐流。(表达准确、语句通顺、言之有理即可。)
  命题教师:芜湖市荟萃中学  夏  伟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