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中职毕业生姜跃:咬定青山不放松 他们在科研的道路上“撷光拾能” 安徽机电职院文化实践走进利民路小学
07版:校园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248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6年12月09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248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他们在科研的道路上“撷光拾能”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学生记者 陆 笑 赵可越 王昕雨 发布日期:2016-12-09 10:57:40

□学生记者  陆  笑  赵可越  王昕雨
  本报记者  谢婷婷

  在安徽大学有个备受关注的“撷光拾能”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该团队曾受团中央邀请参加第十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颁奖大会,刘延东副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为团队授予“小平科技创新团队”证书和奖牌。这是安徽大学首次获此项殊荣,成了该校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的标志性成果。
  青春同行 携手追梦
  “撷光拾能”科技创新团队成立于2010年7月,是一支以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为主体的科技创新团队。团队自成立以来,以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以高规格的学科竞赛为载体,先后获2011年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三等奖,2015年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二等奖,2016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2016年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安徽省金奖、银奖(两个项目),2015年被省教育厅授予“创新之星”团队。团队成员多人次先后在国际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多人次获评宝钢优秀学生奖、安徽大学学术科技奖等荣誉。另外,凭借前期扎实的工作积累,以团队成员为主体,已注册成立合肥超容科技有限公司,落户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园。
  团队虽然走在科技的前沿,然而他们的名字却并不像研究内容一样科学性、专业性十足,而是富有文艺气息。“名字的含义主要围绕我们的研究内容,‘撷光拾能’意指利用太阳光的转化获得清洁的能源。”团队主要成员、2013级应用化学专业学生王紫丹介绍。“撷”这个字取自王维《相思》中的“愿君多采撷”,是采摘的意思。“我们想利用我们的研究采摘太阳的光芒;‘拾’即以轻便的方式收集太阳光的能量,不同于传统的化石能源,我们收集转化的是一种绿色清洁的新能源”。
  与团队获得的表彰相对应的是成员们的个人能力也得到了极大提升。小伙伴们不仅会做实验、写报告,也会协调、组织、管理、规划,能够管理自己、提升自己、发展自己,个人与团队共同成长,正如王紫丹所说:“我们的团队精神努力行走在科研前沿的道路上,做有追求、有理想的青年人,争取成长、成才,创造精彩人生。”
  志同道合 收获成长
  走进安徽大学笃行南楼,一个被实验室、化学试剂、电子设备所充盈的地方,很容易被里面严肃、认真的气氛感染。然而当你走到B座深处,来到“撷光拾能”科技创新团队所在的实验区域,一番交谈下来,却能感受到他们在严肃的研究气氛之外的活力与朝气。
  团队成员平日在一个休息室里学习软件、阅读文献,不仅交流实验内容,也谈一些学习的经验和考试的心得。团队在教师李士阔的指导下,有着很强的集体凝聚力与荣誉感,每一个人都用心去培育项目,用心投入到自己所热爱的工作,这或许是团队取得丰硕成果的原因之一。
  “作为高年级的学姐,很多学习经验、实验经验需要在平日中告诉大家,将从前的学长、学姐传授给我的知识传递下去,作为一个已经受益颇多的学姐,我希望能够尽我的能力让学弟、学妹的努力转化成实实在在的荣誉,为他们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王紫丹说。
  化学化工学院2014级材料化学专业学生王冲在2015年3月进入实验室。“这个实验室就是我向往的那种,李士阔老师很亲和,学长、学姐非常热情,后来,我就成了笃行南楼的常驻人员”。团队让他由一个“略有些浮躁的人”逐渐转变为了一个“遇事沉着冷静的人”。
  “这里有一直关爱、帮助我们的李士阔老师,他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积极进取的态度一直深深地影响着我。在这里,我结交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亲密伙伴,和他们在一起实验和讨论的时光非常难忘。在实验室的时光让我对研究有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这将激励我以后认真做好科学研究。”现就读于北京大学的朱胜这样评价他曾经呆过四年的团队。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得天下英才而教之,这应该是每一个教师的追求,我们团队很有幸拥有这样一群好学上进的好青年。”李士阔有着自己的看法,“团队围绕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拓展团队成员的视野与追求,以交流碰撞的方式启迪思维,以规范的制度和积极向上的氛围影响和塑造团队成员成长、成才。通过与团队成员的朝夕相处,让教与学相得益彰,学生们也在影响和促进着我不断完善与发展。”
  目前,团队还处在一个发展和积淀的阶段,遇到的困难较多,但在李士阔看来,“年轻”两个字是团队最大的优势,正是因为年轻,成员们才会更敢闯敢拼、敢思敢想。
  在李士阔眼中,每一位学生的努力都值得肯定,团队所获得的每一项荣誉都具有极高的含金量。值得欣慰的是团队培养的创新人才受到了国内顶尖高校的认可,从团队走出的成员不断被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录取。可是,团队不能止步于此。教师提出了新的期望:“希望能在学校的关心、培育下,把团队建设成为一支有追求、有担当、高水平的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团队。希望与团队成员一起,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